ID: 24535747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 课件(共53张PPT)

日期:2025-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25960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9 古 诗 三 首 1.认识“暮、瑟”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会写“暮、吟”等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重点) 3.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重点) 4.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难点) 学习目标 白居易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等。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轼的代表作有《赤壁赋》《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 卢钺 宋朝末年诗人。生卒年不详。历史关于他的记载很少,几乎没有,我们只能从他的诗词与别人的诗词中推测他简单的一些经历。 他擅长写植物,喜欢咏花,尤其是梅花。他存世诗作不多,以两首《雪梅》流芳百世。                我会写 暮色 暮鼓晨钟 吟诵 无病呻吟 主题 金榜题名 侧身 旁敲侧击 山峰 峰回路转 庐山 三顾茅庐 缘分 无缘无故 投降 降龙伏虎 消费 煞费苦心 必须 胡须 逊色 稍逊一筹 认输 满盘皆输 暮江吟 暮 江 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首诗描写了残阳、江水、露珠、新月等景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的暮江秋景图。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可爱。 真珠:这里指珍珠。 瑟瑟: 碧绿的颜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句解段析 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照下的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一道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是青绿的,一半是红的。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似真珠月似弓”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真珠”作喻,写出了月光下的露珠晶莹圆润的特点。把新月比作弓,形象地写出了新月弯弯的形状。这句诗通过对“露”和“月”视觉形象的描写,营造出秋夜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圆润,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挂在空中 。 思考并交流 “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换成“照”字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已接近地平线的“残阳”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到江上的,用“铺”字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一个“铺”字形象地写出了秋日夕阳光线的柔和,给人以亲切、闲适的感觉。用“照”字则直白平淡,没有这种效果。    《暮江吟》描写了秋季从日落到入夜的江边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想必大家意犹未尽吧。在这里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与明月有关的古诗:   李白《关山月》   苏轼《中秋月》   李商隐《霜月》   白居易《江楼月》…… 题 西 林 壁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北临长江,东临鄱阳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因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声誉。 庐山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 庐山西林寺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 成岭 侧看 成峰 远看 近看 抬 头 仰 望 低 头 俯 视 诗人从“横”“侧”“远”“近”“高”“低”六个不同角度看庐山,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放飞想象: 横着看, 庐山 山岭绵延不绝 侧着看, 庐山 山峰高耸入云 从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