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第 1课时我们的梦想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1.“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砥砺奋进,书写了矢志不渝的历史担当。“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A. 世界和平、社会和谐、人类进步 B. 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教 C.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D. 社会稳定、经济腾飞、人们富足 2.下图是“民族复兴号”各个时间的奋斗目标节点。图中“?”处的奋斗目标应该是() A. 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B.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 实现总体小康 D.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2023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表的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这一年,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粮食生产“二十连丰”,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这些成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A. 确立了更为明确的奋斗目标 B. 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 C. 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D. 创造了更为良好的国际环境 4.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实现中国梦全靠有突出贡献的人 ②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个人凝心聚力 ③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④新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4年秋季,某校九年级(1)班的开学第一课上,15岁的小江正在与同学畅想自己未来的生活情景。其中你认为可以实现的是() A. 16岁,在高一举办主题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的班会活动 B. 27岁,在旅游中感受祖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变化 C. 30岁,和大学同学相约相聚共庆中国梦的实现 D. 34岁,和家人共同见证祖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6.2023年11月24日,由人民日报《国际金融报》主办的“国际风中国梦”2023中国国际品牌建设论坛在上海召开。以下是几名同学对“中国梦”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①甲: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②乙: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③丙: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④丁: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但不是未来的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7.从2020年到2035年,再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此,下列推进路径描述正确的是() A. 摆脱贫困落后→解决温饱问题→达到小康水平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达到基本小康→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8.《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而非一脉相承 ②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唯一指导思想 ④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9.有同学绘制了“2023年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情况”一览图(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 ) A.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是世界第一 B.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C. 我国已经圆满实现建设航天强国梦 D. 我国航天人员发扬实干精神、艰苦奋斗 10.对于下边图片中的梦想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