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7251

18 铁杵成针 教案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1314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铁杵成针,教案
  • cover
《铁杵成针》教案 【教材分析】 《铁柠成针》是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8课精读课文《文言文二则》中的一则。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成长”,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情分析】 文言文学习,要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对古文的亲切、亲近、亲密之感。 通过《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等小古文的学习,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初步了解文言“言简义丰、用词精炼”等特点,但理解文言文含义的方法,需要在课堂上进一步巩固渗透。 【教学目标】 1.多种形式读古文,认字识词,感受停连。在语境中,以朗读的方式感受古文节奏和韵律之美。会写“逢”字。 2.巩固复习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学习组词法;尝试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句子意思,理解故事内容。 3.感悟“铁杵磨针”的成长启示,训练深度思考的能力;感受诗仙李白的丰富形象,获得情感熏陶,培养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1.运用组词法等多种方法,读懂故事。 2.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获得成长力量。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我读成长故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依循单元主题,明确课堂任务。 2.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识字学词,正音释义,回顾方法 1.识字:识记“杵、媪、卒”三字,巩固:看注释、观字形、查字典等方法。 2.读词:复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指导读准多音字“还”。 3.断句:关注难句“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朗读指导。 三 、反复朗读,感受韵律,涵养语感 1.师生合作,示范中读出韵味。 2.巧设情境,指名读出趣味。 3.回归原著,学古人读出文味。 活动二 我讲成长故事 一、学用方法,理解古文内容 1.复习回顾,运用“组词法”。 2.综合运用,理解课文句意。 二、创意表达,实践语言运用 1.梳理脉络,明确故事结构。指导写“逢”字。 2.借助板画,根据故事线索,简单讲故事。 三、锦囊妙计,丰富故事内容 1.妙计1:探源起因。 2.妙计2:丰富经过。 (1)从感入手,从质疑到探秘:听闻“铁杵磨成针”,哪些符号可以表达感受 (2)由悟深入,从探秘到解秘:遵循“问”“思”“悟”的思维线素,体会李白“感其意,还卒业”的思维过程。 3.妙计3:升华结果。 活动三 我悟成长故事 一、探寻真假,感悟精神 二、介绍生平,感悟成长 1.以情入心, 从引证到印证: 运用借助资料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从李白的人生轨迹和诗歌成就中,体会不惧磨砺、持之以恒的成长力量。 2.由成长及人生,从文言到文化:感受诗意人生,培养文化自信。 三、启发阅读,知行合一 1.回归单元要素,推荐语文园地的成长故事。 2.回归本课情境,布置“我与古人交朋友”作业,激励阅读。 【板书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