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诺曼底号”轮船被撞遇难,全船的人一片恐慌, 船长哈尔威镇静地指挥船员运送争先恐后逃生的人,使救援工作顺利进行,最终所有的人都脱险了,只有船长哈尔威沉入了大海。哈尔威船长坚定、果敢的性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临危不乱、舍己救人的精神令人钦佩。本文虽高度赞扬了哈尔威船长,但全文没有一处直白的表露。教学时,应把有感情地朗读放在首位,要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品质。 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识“弦、脉”等生字,会写“窟、窿”等字 2.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能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感受人物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哈尔威船长指挥救援的具体做法,感受船长的崇高形象。 教学难点 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 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篇章页,明确学习任务。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单元(点击课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本单元的人文要素是(点击课件)———【生读。】师: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将会结识到很多伟大品格的人。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谁来读一读? 2.师: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任务先走进第24课。 【教学意图:由篇章页入手,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整个单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遵循了由整体入手的原则。学习语文要素,旨在明确学习任务,由此切入课文的教学。】 (二)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1.齐读课题。 2.理解“遇难”。 师:什么是遇难呢? ◆字面意思【难:灾难;遇难:遇到灾难。】 课前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场海难中还有另一艘船,他叫【板书】“玛丽号”。 3.初步感受“海难”的可怕 课件出示: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 1.师:这是一场怎样的海难? 2.教学“窿”字的写法。 【教学意图:设计了两个层次,引导学生对“难”的理解。第一个层次是抽象化的理解,即遇到海难;第二层次是具像化的理解,即本文的海难具体所指。关注“剖”“大窟窿”“船舷”“全速前进”等词语,初步感受海难的可怕,顺势教学“窿”字的写法,体现随文识字、写字。】 (三)整体感知,完成语文作业本第4题。 1.师: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哈尔威船长。 师:在这场海难中,哈尔威船长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学习活动 读课文12-45自然段,先想一想“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再填一填。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交流。 4.连起来说说主要内容 【教学意图:这是一篇长文,学生相对来说难以从宏观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降低难度,我把课文的12—45自然段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以语文作业本第4题为依托,进行整体感知,学生在完成第4题的同时,也对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有了初步的感知。】 (四)聚焦言行,感受人物品质。 1.同学们,你们从哈尔威船长的这些言行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让我们再次关注12--45自然段。 出示学习活动: ①自主默读课文12--45自然段。 ②聚焦言行,体会人物品质。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反馈 语段(一)第12自然段。 预设1:临危不乱 沉着冷静 预设2:保护弱小(绅士风度)富有责任心 预设3:极具智慧,思路清晰 预设4:先人后己 预设5:威严 4.朗读指导。个别读、齐读。 语段(二)16—30自然段 1.师过渡:在哈尔威船长大声吼喝之后,船员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可怕的一幕又出现了。 【课件呈现】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把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2.教学“对话” 师:就在这时,船长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