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7324

【核心素养】 浙教(2024)版八上《4.1人类家园中的水》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11-2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4次 大小:416770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案,4.1人类家园中的水,核心,2024,浙教,素养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了解地球水的分布与存在形式,知道淡水资源有限及可直接利用类型,明确水资源分布特点。了解地球水的分布与存在形式,知道淡水资源有限及可直接利用类型,明确水资源分布特点。 科学思维:通过水体分配活动学习数据计算,结合水循环分析水资源情况,提升数据处理与推理能力。通过分析水循环图表提取关键信息,结合实例推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提升归纳与逻辑推理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活动,初步感受科学就在身边,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初步感悟合作学习和交流分享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 态度责任:关注水资源相关工程与家乡状况,树立节水护水意识,主动参与水资源调查。认识水的重要性,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主动节约用水、科学饮水的良好习惯,增强环保社会责任。 【课前预习】 一 地球上的水 1、地球上占总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咸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 。 2、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主要是: 、 和 。 3、水的存在形式 地球上大部分水以 的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 和 形式存在。我们平时见到的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等都是以液体形式存在的。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如南北两极地区,水常常以固体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 二 水的循环 水循环类型 发生空间 海洋与陆地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循环过程及环节 特点 最重要的类型,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水循环的近十倍 补充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少 水循环的 意义 ①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 ②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④塑造地表形态。 ①水循环由五个基本环节组成,即 ②形成水循环的内因: ,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③形成水循环的外因:a. :太阳辐射是地表热能的主要来源,是水循环的动力; b. :地心引力是促使陆地水流归海洋的动力。 三 水资源的分布 1、全球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地球上的水资源具有时空分布 的特点。从全球范围来看, 附近地区、沿海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而热带沙漠地区、内陆中纬度地区水资源比较匮乏。 2、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1)我国江河年平均径流总量约2.7×1012m3,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2)从空间分布看:具有 的特点。 (3)从时间分配看: ,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尤其在北方更加明显。 四 水与生命 1、水对生物的重要性 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 。动物和人类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2、沙漠里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生存需要水,长期生存在沙漠里的动植物为了适应当地缺水的环境,形成了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来保持体内水分的含量。 3、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 水。人体重量的 是水分,儿童体内的水分含量更多,占其体重的 。 【课中研学】 一、地球上的水 思考与讨论 1、地球上的水的总储量约为1.386×1018米 ,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不同地方,找一找哪些地方存在水? 2、你能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含有水吗?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约为1.386×1018m ,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中。 1、海洋水:海洋水是咸水,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2、淡水 地球上的淡水(包括陆地淡水和大气水)仅占总水量的2.53%,剩余的0.94%是陆地咸水。 陆地淡水包括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虽占总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