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7420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学设计(智慧课堂新教案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18081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九年级,历史,人教,学年,-2025-2026,格式
  • cover
6.19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智慧课堂新教案) 课程标准 知道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了解《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的的收尾课,前承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资本主义制度在英美的确立),核心作用是呈现“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深度实践”,且以“革命彻底性”区别于英美模式。教材以“大革命爆发—进程—拿破仑帝国”为主线,先阐述革命背景(封建压迫、启蒙思想、财政危机),再梳理革命从君主立宪到共和再到专政的曲折过程,最后聚焦拿破仑帝国的建立、统治与覆灭,逻辑上呈现“矛盾爆发—激进变革—政权巩固与瓦解”的认知链条,为学生完整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多样性提供关键案例。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的认知多来自影视片段(如《悲惨世界》),但对“革命为何如此激进”“拿破仑帝国与大革命的关系”等深层逻辑理解不足。智慧课堂环境下,学生擅长通过动态时间轴、交互式史料理解历史事件,但易将“拿破仑帝国”简单等同于“封建复辟”,忽略其对大革命成果的继承;同时,学生对“启蒙思想如何具体影响革命”的认知模糊,需借助史料对比与互动活动搭建思想与实践的关联桥梁。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封建等级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启蒙思想传播),认识阶级矛盾激化与思想解放对革命的推动作用,理解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2.时空观念:借助智慧课堂“革命与帝国动态时间轴”,标记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1792年建立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称帝、1815年滑铁卢战役等关键节点,明确法国大革命的曲折进程与拿破仑帝国的兴衰脉络。 3.史料实证:利用电子史料包(含《人权宣言》节选、三级会议召开记录、拿破仑法典条文),提取关键信息,论证《人权宣言》的“自由平等”思想与拿破仑帝国的历史功过。 4.历史解释:通过线上小组辩论,从“思想传播”“制度变革”两个角度解读法国大革命的世界影响,形成对“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的多元理解。 5.家国情怀:对比法国大革命中的思想解放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如新文化运动),增强对中华文化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的认同,树立“思想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认知。 教学重点 了解法国大革命的主要进程、《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拿破仑帝国的统治措施(《拿破仑法典》、对外战争)。 教学难点 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与“曲折性”(如雅各宾派专政的激进与恐怖),以及拿破仑对外战争“革命性”与“侵略性”的双重性质。 教学方法 1.智慧课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历史教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展示图片、视频、3D模型等丰富的历史资料,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运用智慧课堂的互动功能,如抢答、投票、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问题导向教学法: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具准备 1.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包括学习资源库、互动功能模块、作业管理系统等。 2.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短视频、图片、文字资料、微课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3.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运用动画、图表等元素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在智慧课堂平台播放短视频《巴士底狱的怒吼:法国大革命开端》(截取三级会议辩论、民众攻占巴士底狱的影视片段)。 2.发起“互动提问”:“视频中第三等级(平民、资产阶级)为何要反抗国王与特权等级?A. 税收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