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7480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智慧课堂新教案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4249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九年级,历史,人教,学年,-2025-2026,格式
  • cover
7.20 第一次工业革命 (智慧课堂新教案)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的开篇课,前承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前提),后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矛盾推动),核心作用是呈现“资本主义从制度确立到经济腾飞”的关键转折。教材以“技术革新—生产变革—社会影响”为主线,先阐述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的条件(政治、经济、技术),再聚焦珍妮机、蒸汽机、火车等核心发明的突破,最后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与世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影响,逻辑上呈现“条件—过程—影响”的认知链条,为学生理解“工业文明”的诞生与影响提供核心案例。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蒸汽机”“火车”等工业革命成果有常识性认知,但对“工业革命为何首先发生在英国”“工厂制度与手工工场的本质区别”等深层逻辑理解不足。智慧课堂环境下,学生擅长通过动画、数据图表等可视化工具理解技术原理,但易将“工业革命”简单等同于“技术发明”,忽略其对社会结构(如阶级分化)的影响;同时,学生对“科技进步与社会问题并存”的辩证关系缺乏认知,需借助史料对比与互动活动搭建理解桥梁。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圈地运动提供劳动力)与影响,认识生产力(技术革新)对生产关系、社会结构的推动作用,理解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的历史必然性。 2.时空观念:借助智慧课堂“工业革命技术传播动态图”,标记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英国关键发明(珍妮机、蒸汽机、火车)的时间与地域分布,明确工业革命从英国向欧美扩展的时空脉络。 3.史料实证:利用电子史料包(含蒸汽机工作原理示意图、工厂制度下的工人日记、英国城市人口变化数据),提取关键信息,论证“技术革新如何改变生产与生活方式”。 4.历史解释:通过线上小组研讨,从“经济发展”“社会问题”两个角度解读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形成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多元理解。 5.家国情怀: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创新与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如高铁、5G),增强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认同,树立“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的条件与关键发明(珍妮机、改良蒸汽机、蒸汽机车);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工厂制度确立、成为“世界工厂”)。 教学难点 理解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核心动力”的地位,以及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与引发社会问题(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的双重影响。 教学方法 1.智慧课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历史教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展示图片、视频、3D模型等丰富的历史资料,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运用智慧课堂的互动功能,如抢答、投票、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问题导向教学法: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具准备 1.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包括学习资源库、互动功能模块、作业管理系统等。 2.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短视频、图片、文字资料、微课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3.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运用动画、图表等元素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在智慧课堂平台播放对比动画《18世纪的英国:从乡村到工厂》(截取手工工场分散劳作、工厂机器集中生产的场景)。 2.发起“互动提问”:“动画中生产方式最大的变化是什么?A. 工具更先进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