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41903

【新课标】3.2 中国的水资源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商务星球版新教材八上

日期:2025-11-2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4970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学设计,教材,版新,星球,商务,素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第二节 中国的水资源 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的水资源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课 来源 八年级上(2024商务星球版) 节次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八年级上册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课标分解 1.指导学生运用中国水资源分布图、降水柱状图等资料,掌握图文分析方法,能清晰地描述水资源特征。2.明确中国水资源人均量低、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的核心特征;结合农业灌溉、南水北调等实例,厘清水资源与生产生活的关联。3.通过资源供需现状分析,认识合理开发与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树立人地协调的资源观。 教材分析 教材以 “分布 - 矛盾 - 对策” 为脉络:先通过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南北方降水数据对比,直观呈现 “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的空间与时间分布特征;再结合华北春旱、西北缺水等案例,分析水资源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城市供水的关联,揭示供需矛盾;最后聚焦南水北调工程、节水农业、阶梯水价等解决措施,渗透 “开源与节流并重” 理念。教学重点为水资源分布特征及与生产生活的联系,难点是理解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教材通过图文结合、案例探究的设计,既培养学生地理图表解读能力,又引导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契合课标 “人地协调” 核心素养要求。 学情分析 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知识基础:此前学习过中国气候类型分布、河流特征等内容,能初步关联 “降水多少与水资源分布” 的逻辑,且通过生活观察(如家庭节水、雨季积水)、新闻报道(如干旱灾害),对 “水资源” 有具象认知,这是学习的优势。 但存在明显认知局限:其一,抽象思维较弱,对 “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的时空分布特征,易停留在文字记忆,难以结合地图深入分析气候对水资源的影响;其二,对 “水资源供需矛盾” 的理解较片面,多关注生活用水,忽视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的巨大需求,且对南水北调等工程的必要性缺乏宏观认知;其三,图表解读能力不足,面对水资源数据图表时,易混淆 “总量” 与 “人均量” 概念。 教学需结合生活案例(如本地节水措施)、简化图表分析,搭建 “具象 - 抽象” 的认知桥梁,帮助突破难点,深化对资源保护的理解。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能说出中国水资源 “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的分布特征,列举 1-2 个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实例; 2.运用水资源分布图简单分析分布成因,结合生活或工程案例(如南水北调)说明水资源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3.通过案例感知水资源短缺问题,树立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核心素养:区域认知通过对比中国南北方、东西部水资源分布图,能辨识水资源空间分布差异,理解 “南多北少” 的区域特征,建立水资源分布与地理区域的关联认知; 综合思维结合气候(降水季节变化)、人类活动(工农业用水)等因素,分析水资源 “夏秋多冬春少” 及供需矛盾的成因,初步形成 “自然 - 人文” 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 人地协调观通过南水北调、节水农业等案例,认识人类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 “人地和谐” 的资源保护观念; 地理实践力尝试调查家庭或校园节水情况,设计简单节水方案,将水资源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 评价任务 1.结合中国水资源分布图,简要分析南北方水资源差异及与降水的关联; 2.①设计 1-2 条家庭节水具体措施,②说明南水北调对缓解北方缺水的作用。 重点 1.举例说明水资源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2.描述中国水资源的特征。3.认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难点 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