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46383

26. 一个粗瓷大碗 课件 (共23张PPT)

日期:2025-11-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274062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一个,粗瓷,大碗,课件,2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26 一个粗瓷大碗 * 赵一曼生前用过的瓷碗 赵一曼(1905—1936) 生平介绍:原名李坤泰,四川省宜宾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英雄。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5年11月被捕,1936年 8月英勇牺牲。2009年,她被评为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 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助学资料 粗瓷大碗 我会读 字词乐园 搪瓷 赵一曼 抗联 结束 缸子 归还 一顿饭 病号灶 沾过 不禁 锅里 侦察 多音字 hái(还有)(还是) 还 huán(归还)(还手) 陈 曼 联 缸 还 粱 顿 侦 初读课文 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思考课文怎样划分层次,说说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倒叙 粗瓷大碗的来历 1:点明粗瓷大碗是赵一曼用过的,有一段感人故事。 2-4:赵一曼要求小通讯员把送来的碗还回去。 5-8:赵一曼把高粱米饭换成了半碗野菜粥。 9-11:赵一曼再次“丢碗”,把碗送给七班当菜盆。 来历———送碗———用碗———丢碗 课文导语: 默读课文,说说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找出课文中与时间有关的词语。 一场激烈的战斗刚刚结束 开饭了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 后来 1.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 1.这个粗瓷大碗是谁用过的? 2.赵一曼用过的这个大碗为什么被陈列在军事博物馆里? 3.在这个自然段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词语有哪些? “一次”与“感人”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政治委员时用过的。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首句点题,通过倒叙的记叙方法,制造了悬念,增强了感染力。 “仅仅用过一次”强调说明用的次数极少;“但是”表示转折,“都能认出来”表明这个故事是不同寻常的感人。 知识锦囊 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面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倒 叙 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送碗 有一回,一场袭击日寇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 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赵一曼没有碗的时间很长 小通讯员心情很急切———对赵一曼的关心。 搪瓷缸子 赵一曼关心爱护战士,丝毫不考虑自己 “这……这……敌人都被消灭了,往哪里还啊!”通讯员为难地说。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语气坚定) 送碗 语言描写 正直无私,以身作则 赵一曼以为小通讯员从老百姓那里拿来了碗送给自己,所以坚决要求退回去。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侧面反映出赵一曼已经很久没有吃过饱饭了,与战士同甘共苦。同时也表现了小通讯员对赵一曼的关心。 “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学习5—8自然段 用碗 心理描写 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来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有时候乡亲们冒着危险给部队送来一点儿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 极端艰苦的战斗环境 赵一曼和战士不畏艰苦的伟大精神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