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眼睛和眼镜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近视眼 远视眼 人眼 物体 如何看到?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共同作用相于 凸透镜 瞳孔 睫状体 玻璃体 视神经 1.眼球的结构: 相当于 光屏 2.人眼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照相机成像的过程 人眼视物的过程 1、照相机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 2、人眼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调焦 晶状体自动调节 看近处物体,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 看远处物体,晶状体变薄,遮光能力变弱。 照相机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 人眼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调焦(调像距) 晶状体自动调节(调焦距) 看近处物体 看远处物体 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为25cm,因人而异。 若晶状体不能调节或调节能力减弱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看清物体的范围减小了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近视眼 远视眼 1、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做远点和近点。 2、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10cm处。 3、正常眼睛的远点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二、近视眼及其矫正 成因 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 远处物的 成像位置 矫正 成像在视网膜前 戴凹透镜 近视眼及其矫正 1.近视眼特点:近视眼只能看清 的物体,看不清 的物体。 2.成因及矫正(认真观察图5.4-3) 近视眼的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 方。所以我们要让进入眼睛的光 (“会聚”或“发散”)一些,在眼睛前方放 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成因 近视眼矫正 近处 远处 厚 强 前 发散 凹透 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成因 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 近处物体的 成像位置 矫正 成像在视网膜后 戴凸透镜 远视眼及其矫正(认真观察图5.4-3) 1.远视眼特点:远视眼只能看清 的物体,看不清 的物体 2.成因及矫正(认真观察图5.4-4) ●远视眼的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 方。所以我们要让进入眼睛的光 (“会聚”或“发散”)一些,在眼睛前方放 镜,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远视眼成因 远视眼矫正 远处 近处 薄 弱 后 会聚 凸透 小结 症 状 成 因 成像 位置 矫正 方法 近 视 眼 远 视 眼 视网膜前 视网膜后 凹透镜 凸透镜 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只能看清远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 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 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 透镜焦度: 透镜焦距的倒数。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128页“科学世界”的内容并回答阅读材料后面的相关问题。 眼镜度数 -500度(近视镜) +300度(远视镜) 眼镜焦度 眼镜度数除以100 眼镜镜片焦距 眼镜焦度的倒数 练一练 某同学的近视眼镜焦距为0.1m,则该镜片的焦度为 ,度数为 。 反馈练习: A B 1、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B.近视眼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 C.来自远处物体某点的光还未会聚已到达近视 眼的视网膜。 D.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是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 B C D 2.关于远视眼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B.远视眼成因是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 C.来自近处物体某点的光还未会聚已到达远视眼的视网膜 D.远视眼的矫正方法是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凸透镜 反馈练习: 3.龙龙爷爷的眼睛是老花眼,爸爸是近视眼。两人的眼镜都放在书桌的报纸上,如图所示。现在爷爷要看一份说明书,龙龙应该把报纸上 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