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法国]罗曼·罗兰 第七单元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灿若星辰的人都如一束光,能指引大家前行。今天,让我们一起追光而行,走进古代诗歌,感受他们品格的力量。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古 古 诗 诗 三 三 首 首 《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墨梅》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七单元 芙 蓉 楼 送 辛 渐 唐·王昌龄 活动一 探 芙 蓉 楼 之 韵 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在几千年前的这里,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芙蓉楼 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在一个秋天的早晨,下着冰冷的秋雨,有两个人正在芙蓉楼前畅饮。他们中有一个人即将从这里出发,乘船前往洛阳;另一个人送别友人,愁绪满怀,依依不舍。即将离开的人,名叫辛渐,在此送别的人,名叫王昌龄。 知诗人 主要作品:《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 王昌龄(698—757) 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解诗题 芙蓉楼送辛渐 送别地点 送别对象 送别诗 辛渐是诗人的朋友,此次拟由润州(今江苏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诗人)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你还学过哪些送别诗?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代表诗人 常用意象 诗歌题目 送别诗 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送别诗一般都会表达离愁别绪,也会表达对朋友的激励劝勉,有的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李白、王维、王昌龄等 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通常有“赠、别、送”等字眼 读诗文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fú róng luò hú 生字书写 芙 蓉 洛 壶 下面是“业” 活动二 解 寒 雨 别 情 之 意 时间 地点 天气 心情 读完这首诗,你觉得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你能从诗中找到送别时间、地点、天气和心情吗?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深秋时节天刚亮的时候 芙蓉楼 下雨天,雨很大 孤独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请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这寒雨、长江、夜色、这孤独的远山,让作者的心情因为送别而更加忧愁。再次朗诵古诗,读出依依惜别的孤独之情。 通诗意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① ② ③ ④ 注释 ①〔寒雨〕透着寒意的雨。 ②〔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 ③〔平明〕天刚亮。 ④〔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 长江中下游北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 释义 昨夜,秋雨绵绵洒满吴地江天。清晨送走友人只留下孤独的楚山。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这句诗写出了哪些景物?看到这景物,带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寒冷 悲伤 凄凉 什么样的雨被称为“寒雨”?“连”“入”两个动词写出了“寒雨”什么特点? 一场秋雨一场寒,“寒雨”就是“秋雨”。 寒意与萧瑟。“寒”字不仅指雨,更是即将与好友分别的诗人内心的真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