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激发学生感受中华文化中汉字构字的有趣性,激发学生学习汉字文化的兴趣。 语言运用:借助图片理解会意字的造字原理,培养学生对会意字的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 思维能力: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审美创造:自主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 课前解析 《日月明》是一篇字理识字的集中识字课,根据会意字构字特点来编写。课文以韵文形式呈现,抑扬顿挫,节奏明快的短句,揭示了会意字构字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了解汉字构字的趣味,激发主动识字的热情。 关注韵文结构特点:韵文前四句采用三字一顿的形式,揭示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后两句是五字句式,进一步诠释“众、林”等字的构字含义,揭示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易于学生诵读记忆。 关于插图:课文插图是三个小朋友在合作植树,三人为众,暗示团结力量大的道理;远处小树的形象勾勒出“多木才成林”的意境。插图为学生识字、理解、记忆提供了帮助。 关注识字:在这节课的11个生字中,要重点指导翘舌音汉字“尘、众、双”,平舌音汉字“森”,前鼻音汉字“尖、尘、林、森、心、金”;字形教学与字义的理解相结合,借助图片理解会意字的造字原理。 关注写字:这节课会写的5个生字中,有4个独体字。指导书写时,让学生先观察独体字的笔画占位,再观察各部分的大小、宽窄,教师范写、学生练习结合。“心”的书写美观需特别指导。 关注词语:课后“读一读”练习中的词语是此课部分生字的常用词语,引导学生认读,巩固识字。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力、尖”等11个生字。会写“力、男”等5个字和卧钩1个笔画。积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正确朗读课文,体会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难点) 3.感受识字的乐趣,产生自主识字的热情。 课前准备 课件、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1.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力、尖”等11个生字。会写“力、男”2个字。 2.感受识字的乐趣,产生自主识字的热情。 一、谈话导入,关注题目 1.(出示课件3)教师导入: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两位朋友,请看!它们是日和月,它们为我们带来了光明,聪明的古人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明”字,取明亮之意。像这样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依据事理加以组合,表示出一个新的意义的就是会意字。(板书:会意字 明)“明”的偏旁是日字旁,我们可以给它组词:明月、明天、光明。 2.这节课要认识的字大都是这样的字,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板书:6 日月明) 二、初读课文,扎实认读 1.学生听读课文:(出示课件4)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楚每个字的发音。 2.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课件5)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朋友把字音读准确。 3.认读生字。(出示课件6) (1)指名让学生认读,带拼音齐读,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准难读的字:“众、双”都是后鼻音。 (2)学生去掉拼音齐读,开火车读。 4.认读词语。(出示课件7) (1)学生先自由认读,再带拼音齐读,教师正音。 (2)学生去掉拼音齐读。 5.(出示课件8)识字游戏:虎头卡翻一翻。 6.(出示课件9) 把生字放回课文里,去掉拼音读一读,看谁读得最准确。 三、关注构字,归类识记 1.(出示课件10)全班齐读课文的前两句,圈出会意字。预设:明、男、尖、尘。(板书:会意字) (1)解读“田力男”,随文识字“力”。(出示课件11) ①认读“力”字,会给“力”组词:力气、风力、火力。 ②教师出示“男”字的字形演变,引导学生理解“男”的字义:男子用力在田间耕作。(板书:男) (2)解读“小大尖”,随文识字“尖”。(出示课件12) ①借助课件展示:上面一个“小”字,下面一个“大”字组成了“尖”。 ②教师点拨:结合会意字的特点,知道“尖”的意思是末端细小。 ③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