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555359
第七单元 课外短小文言文类文阅读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524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第七
,
2025-2026
,
六年级
,
统编
,
语文
,
小学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 课外短小文言文类文阅读 专题练 2025-2026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 韩娥善歌 昔韩娥东①之齐,匮②粮,过雍门③,鬻歌④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⑤,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⑥。 过逆旅⑦,逆旅人辱之,韩娥故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⑧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⑨长歌,一里老幼,善悦抃⑩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⑾。乃厚赂发之。 (选自《谐文趣心 历代寓言小品》)【注释】①东: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行。②匮:缺乏。③雍门:齐国的一座城门。④ 鬻(yù)歌:卖唱。⑤欐(lì):中梁。⑥左右以其人弗去:周围的人都以为她并没有离开。 ⑦逆旅:客栈。⑧遽(jù):立刻,匆忙。⑨曼声:拖长声调。⑩抃(biàn):拍掌,两手相击。 ⑾忘向之悲也:将以往悲苦都忘了。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既:已经。 B.去:离开。 C.向:方向。 2.“韩娥善歌”的“善”意思是 ,后来,这个词成了成语,用来比喻 。 3.解释“一里老幼,善悦抃舞,弗能自禁”这句话的意思。 4.你还知道哪些和音乐有关的成语?请写下来吧。 望梅止渴① 魏武②行役③,失汲道④,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⑤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⑥,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①本文选自《世说新语·假谲》。②魏武:曹操。③行役:指代行军。④失汲道:找不到取水的路径。⑤饶:多。⑥出水:流出唾液。 5.用自己的话写写下面句子的意思。 魏武行役,失汲道。 6.“士卒闻之”中的“之”是指( ) A.没有找到水源 B.前面不远处就有水源了 C.曹操说前面有梅树林,梅子很多,酸甜可口,可以解渴 7.“望梅止渴”原意是口渴时想到马上可以吃到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在现实生活中用来比喻 。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⑤其侄曰:“汝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 (选自《冷斋夜话》)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8.书法故事中加点字的意思你知道吗?请写一写。 ①当时流辈皆讥笑之 ②索笔疾书 ③执所书问曰 ④汝胡不早问 9.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10.选文和《书戴嵩画牛》都揭示了一定的道理,请简要概括并填写表格。 篇目名: 道理 《书戴嵩画牛》 《草书大王》 余音绕梁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①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②,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仿娥之遗声。 (选自《列子·汤问》) 【注】①鬻(yù)歌:卖唱。②欐(lì)(房屋的)中梁。 11.解释下列加点字。 (1)过雍门 过: (2)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 善: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13.文中有一个用来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回味的成语是 。你还知道哪些形容音乐的成语?请列举三个。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肆:商店 14.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与善人居( )如入鲍鱼之肆( ) 15.文中的“鲍鱼之肆”比喻怎样的环境? 16.这篇短文给你的启示是 参考答案 1.C 2. 善于,擅长 歌声或音乐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3.整个街坊的老人和小孩都高兴地拍着手跳起舞来,不能控制自己。 4.弦外之音、高山流水、余音绕梁、一唱三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小学至高中语文古诗文整理合集 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2025-11-26)
小学至高中语文古诗文整理合集 七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2025-11-26)
小学至高中语文古诗文整理合集 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2025-11-26)
小学至高中语文古诗文整理合集 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2025-11-26)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基础知识训练卷(含答案)(2025-11-2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