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三黑和土地 * 21 CONTENTS 目录 教材分析 1 教学目标 2 教学重、难点 3 教法和学法 4 教学过程 5 板书设计 6 7 学情分析 8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材分析 01 《三黑和土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首现代诗歌,描述了翻身农民三黑重获土地的喜悦心情,对土地的无比热爱之情,以及有了土地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全诗十五节,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总写三黑得到土地后,视若珍宝。第二部分通过四个画面来表现三黑有了土地后的喜悦心情,他认真地侍弄土地:仔细地翻地,来回地耙地,把土地弄得非常松散,简直像一张柔软的床,非常适合种子生长。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三黑对未来的展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2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处于新时代的他们,虽然生活在农村,对土地毫不陌生,但同时,他们对土地改革给广大农民带来的喜悦却是无法真正体会得到的,所以本节课中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通过观看短视频,让同学们更直观的感受到土地就是农民的命,甚至比命还重要。因此,农民有了土地就有了无边的幸福感。 教学目标 03 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体会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阅读理解能力 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文学鉴赏能力 13% 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教学重、难点 04 能说出自己对土地的新感受。 说教法:在新课的导入环节,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激发学习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让他们做课堂中的主体。 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研读诗歌时,我采用该方法。让学生自主读课文,根据自学提示,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2、合作学习法。在给课文划分段落的环节中,我采用该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的积极性更高,更能够让学生互相帮助,做到查漏补缺。 教法和学法 05 视频导入,了解背景 教学过程 06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研读诗歌,体会情感 自主作业,拓展延伸 阅读链接,升华情感 第一环节:视频导入,了解背景 《苦菜花》片段 《老农民》片段 农民以前是没有土地的,只能给地主种地,被地主剥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农民才重新获得了土地。 (文化素养) 0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语文综合能力) 02 03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边读边想: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思维品质) 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文化素养) 学习目标: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 三黑翻地、耙地 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三黑有了土地后的喜悦和兴奋?阅读第4—9节,感受三黑对土地的热爱。请圈画关键词,并作简单批注。 01 三黑回忆逮蝈蝈儿 阅读第10—12节,思考:三黑的生活有了什么变化?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请圈画关键词句,并作简单批注。 02 三黑展望新生活 阅读第13、14节,思考:三黑有什么新打算?请圈画关键词句,并作简单批注。 03 第三环节:研读诗歌,体会情感 04 三黑内心感到幸福 齐读第15节,想一想:三黑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 第四环节:阅读链接,升华情感 读一读 读出农民获得土地后的喜悦、热爱与憧憬之情。 听一听 唱一唱 《在希望的田野上》 感受农民发自心底的喜悦,因此,我们要珍惜、爱护脚下的土地。 第五环节:自主作业,拓展延伸 (1)主题概括,随堂检测 (2)阅读拓展《我爱这土地》 (3)抄写诗中你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07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