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62971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4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课件(共31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140491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1课时
  • cover
(课件网)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同学们,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   从单元页中,你看到了什么? 单元主题:金秋时节 阅读要素 习作要素 初读感知 图示示例   自由朗读三首古诗,用“○”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诗句。   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 初读解字,感知画面 认识生字 初读感知 初读感知 说说你的识字方法 换偏旁:挺→庭 比一比:未—末 磨 mó 石磨 mò 磨刀 爷爷一边用砂纸磨( ) 着旧石磨的木柄,一边说这台老石磨( ) 磨出的玉米面格外香甜。 mò mó 多音字 潭面无风镜未磨 mó 挑 tiǎo 挑选 tiāo 挑战 多音字 知有儿童挑促织 tiǎo 表示“用细长的东西拨;挑刺”等意思时,读“tiǎo”。 表示“扁担等两头挂上东西,用肩膀支起来搬运;挑选”等意思时,读“tiāo”。 我会写   仔细观察本课的写字表,哪种结构的字最多? 我会写 左窄右宽 同为左右结构,“径、枫、挑、深”等要写得左窄右宽,“相、斜”等要写得左右等宽。 左右等宽 我会写 撇、捺要写得舒展 横折折撇的撇要稍收一些 我会写   同学们拿出本子写一写,写完的同学,同桌相互评一评。 书写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综合评价 书写正确 字体紧凑 书写美观 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怎么发现的? 秋季 《望洞庭》:“秋月”。 《山行》 :“寒山”“枫林”“霜叶”。 《夜书所见》:“梧叶”“寒声”“秋风”。 初读感知 学习《山行》 图示示例 任务一:朗读诗歌,理解大意 朗读要求 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山行》 行走 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杜牧 杜牧(803—853),字牧之,唐代文学家。他的诗在晚唐成就颇高,他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学习《山行》 解诗题,认识诗人   这首古诗写的是什么呢?请圈画出不熟悉的字词,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意,想象画面,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理解诗意 学习《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曲折向前延伸。 方法:通过注释、插图,联系生活来理解词语意思。 深秋时节的山。 产生,生出。 学习《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写出山路的绵长。 “寒”表明此刻处于深秋时期。 “斜”照应“远”,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生”写出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的种种状态,也说明山很高。 “有人家”则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 学习《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通向远方深秋的山林,在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 学习《山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因为 傍晚的枫树林 方法:结合注释、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意思。   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学习《山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美景,那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艳丽。 学习《山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习《山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晚”字说明此时已是傍晚,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流连忘返 不舍离去 学习《山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红于”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枫叶在经历风霜之后,颜色比二月的花还要艳丽夺目的特点。这也是作者停车赏景、流连忘返的原因。 更鲜艳 更耐寒 给人精神上的鼓舞 学习《山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停车欣赏的原因,即喜爱这傍晚的枫树林。自古以来,秋天在人们的眼中往往是寂寥的,而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向我们展示了枫叶如火,嫣红满目,生机盎然的深秋景色。虽是深秋,但并不萧条冷落,反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鼓舞。 学习《山行》 朗读指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