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63725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4854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 cover
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名称 第二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外国文学名著”这一主题,安排了《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骑鹅旅行记(节选)》《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三篇课文。这些都是经典的外国文学名著,选编的三篇课文都是从长篇小说中节选的。阅读这些作品,学生不仅能随主人公一起游历,感受各国的风土人情,更能够随主人公一起成长,体验成长的欢乐和艰辛。《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通过故事梗概及节选的部分内容,分别向我们展示了鲁滨逊荒岛历险的经历,及他刚刚流落荒岛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骑鹅旅行记(节选)》向我们展示了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尼尔斯变形后的经历;《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讲述了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塑造了汤姆·索亚这个鲜活、真实而血肉丰满的儿童形象。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教学内容: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外国文学名著”。2.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外国文学名著”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了解作品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体会人物的心态变化,感知人物的形象;培养学生阅读和想象的能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每篇课文中在情节发展中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人物的独特感受和心态变化。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品读精彩片段,抓住关键句子来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心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整部作品的阅读兴趣。三、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能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语言运用:能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对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思维能力:能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理由是否充分。审美创造:品味精彩的故事情节,领略外国文学的奇妙和精彩。四、教学重难点:1.理清小说的故事线索,培养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2.在阅读的引领下,能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对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授课时间: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感受外国文学名著的魅力,感受冒险小说的精彩,认同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②语言运用:学习写作品梗概的方法。③思维能力:通过文本对比阅读,感受人物特点。④审美创造:品味精彩的故事情节,领略外国文学的奇妙和精彩。 2.学习重点难点: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3.教学准备:PPT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视频导入新课,走进作者。1.教师播放导入新课。2.板书课题。3.介绍作者。 教师活动:1.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独自在孤岛上生存吗?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给我们的答案是“能”。2.教师播放《鲁滨逊漂流记》电影片段,师生共同欣赏。3.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鲁滨逊漂流记,学生齐读课题。4.了解作者:丹尼尔·笛福。 5.了解创作背景。 学生活动:1.导入新课。2.齐读课题。3.了解作者。4.了解背景。 活动意图:创设情境,视频切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唤起学生对荒岛生活的思考。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学习兴趣。 环节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初读课文。2.学习字词。 教师活动:1.初读课文(1)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这篇课文内容与我们平时看到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2)组织交流:这篇课文包括梗概和节选两部分。梗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