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将相和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语言运用:学会区分“璧”与“壁”字,掌握“胆怯、无价之宝、完璧归赵、理直气壮、负荆请罪”等词语。 思维能力: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用小标题概括每个故事。 审美创造: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从言语和行动上分析课文,感受到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特点。 【课前解析】 关注文本:《将相和》是根据《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历史故事。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 关注教学策略:教学中,通过做游戏、读文章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实践连词成句地阅读,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认识“璧、臣”等14个生字,读准“强、划”等3个多音字,会写“召、臣”等14个字,会写“无价之宝、召集”等17个词语。 2.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重点)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重点) 4.能结合具体事例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难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璧、臣”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强、划”等3个多音字,会写“召、臣”等14个字,会写“无价之宝、召集”等17个词语。 2.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引导:通过《搭石》一课,我们知道了阅读中集中注意力、不回读可以提高阅读速度。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出示课件3)(板书:6 将相和)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出示课件4-6) 游戏规则:分别出示两组词语和一组句子,每组闪现时间大概一秒钟,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迅速记住词语或句子。 第一组词语:汛期 访问 隔开 懒惰 摆搭石 一行人 家常话 第二组词语:理所当然 无价之宝 完好无缺 同心协力 一组句子:1.一排排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指名学生说一说刚刚都看到了哪些词语。你是如何读到屏幕上闪现的内容的? 点拨:连词成句地读,即由单个字、单个词的阅读逐渐扩大视域,变成一眼能看清楚几个词甚至整句话的阅读。(出示课件7) 二、实践“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交流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1.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记下所用的时间。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出示课件8) 提示:记录的时间是指把握课文内容、读懂课文的时间,而不是目光扫过文字的时间。 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出示课件9—11) 2.关于阅读,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或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呢?结合课文谈一谈吧!(出示课件12-16) 3.了解作者司马迁。(出示课件17) 四、再读课文,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将”和“相”讲了哪三个小故事?用小标题概括出来。(出示课件18) 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 2.根据小标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写了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由“不和”到“和”的经过。(出示课件19)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浏览课文,训练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学过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了解了《将相和》故事的梗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