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67156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分类整合六文学性文本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1394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5,整合,答案,阅读,文本,文学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分类整合六 文学性文本阅读 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 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①,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②。 【注释】①寂寥(liáo):冷清萧条。②碧霄:蓝天。 1.“排”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摆成行列;②排演,练习演戏;③除去,推开。结合右图,“排云”的“排”应选第 种解释,“排云”的意思是 。 2.读了后两句诗,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3.这首诗中诗人的人生态度是( ) A.消极悲观 B.积极乐观 C.迷茫无奈 D.平和淡然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义 鹊 大慈山之阳①,有拱木②,上有二鹘各巢③而生子者。其一母为鸷④所搏,二子失母,其鸣啁啁⑤;其一方哺子,若见而怜之,赴⑥而救之,即衔⑦置一处哺之,若其子然。 【注释】①阳:意为大慈山的南面。②拱木:指大树。③巢:意为筑巢。④鸷(zhì):凶猛的鸟。⑤啁(zhōu)啁:鸟鸣声。⑥赴:赶往。⑦衔:用嘴叼。 1.“即衔置一处哺之,若其子然。”读这一句时,正确的停顿方式是( ) A.即/衔置一处哺/之,若其/子然 B.即衔/置一处哺/之,若其子然 C.即/衔置一处/哺之,若/其子/然 D.即衔/置一/处哺之,若其/子然 2.看到两只小喜鹊失去了自己的妈妈,另一只母鹊是怎么做的,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3.“若见而怜之,赴而救之,即衔置一处哺之”中三个“之”都是指( ) A.喜鹊妈妈 B.自己的鸟宝宝 C.失去妈妈的两只小喜鹊 D.凶猛的鸟 4.请根据自己的日常学习积累,写出关于鸟的一个成语和一句诗句。 成语: 诗句: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两 棵 树 ①农夫在地里同时种了两棵大小一样的果树苗。第一棵树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存起来,滋润每一根枝干,默默盘算着怎样积蓄力量,向上生长。第二棵树却一心想着表现自己,恨不得立刻开花结果。 ②第二年春天一到,第一棵树便吐出了嫩芽,憋(biē)着劲向上长。第二棵树却迫不及待地挤出花蕾(lěi),想要绽放。 ③后来几年,第一棵树目标明确,忍耐力强,很快就长得十分茁壮。第二棵树每年都要开花结果,农夫刚开始着实吃了一惊,非常欣赏它。但由于这棵树还不够成熟,便承担开花结果的责任,累得弯了腰,结的果实也酸 涩难吃,还时常招来一群孩子的石头袭击。更有甚者,有的孩子会攀上它那赢(léi)弱的身体,在掠夺果子的同时,也损害着它的肢体和自尊心。 ④时光飞转,终于有一天, 农夫诧异地叹了口气,将那棵瘦弱的枯木砍倒,用来烧火了。 ⑤有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人恰恰正是最富有竞争力、生命力最强、最有前途的人。 1.两棵树因为不同的目标有了哪些不同的表现 请根据故事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阅读时,我们常遇到有新鲜感的词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理解。 (1)“异”在词典里的解释有: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特别;③惊奇,奇怪;④另外的,别的;⑤分开。“诧异”中的“异”应该选第 种解释。联系上下文,“诧异”的意思是 (2)理解“羸弱”这个词,我可以在文中找到它的近义词: 。 (3)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我推测文中“欣赏”的意思是 3.运用学过的方法,边读边预测第④自然段横线处两棵树的结局( ) A.那棵久不开花的壮树成了枯木,而那棵急于开花结果的树却结出了累累硕果。 B.那棵久不开花的壮树轻松地吐出花蕾,由于养分充足、枝干强壮,它结出的果实又大又甜;而此时那棵急于开花结果的树却成了枯木。 4.这两棵树有着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结局,你更喜欢哪一棵树 说说你的理由。 我更喜欢 ,因为 (二)旅 行 家 ①小章鱼和小黄花鱼在珊瑚礁住腻(nì)了。他们期待去做一次愉快的旅行。 ②旅行是要冒一点儿风险的,虽然不比在家舒服、安全,但旅行的乐趣,不是在家里能想象到的。 ③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