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同学们,这些地方熟悉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成立同盟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他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 一息尚存,不忘救国。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孙中山 感受孙中山的革命精神 了解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面对这样的情况,怎样才能救中国?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建议, 但未被采纳。 ·放弃了对清政府的残存幻想,走上革命的道路。 ·1900年,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他致力于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和繁荣的中国。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合作伙伴。 孙 中 山 孙中山(1866.11.12—1925.03.12),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别号中山。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 孙中山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纪念 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成立兴中会 成立“中国同盟会” 武昌起义 1911年 1905年 1894年 时间 主要事迹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革命目标 孙中山与天津的不解之缘 ·1996年后,中山公园内先后建成孙中山先生演讲纪念碑和孙中山先生铜像,以作纪念。 如今行走在这座风景优美的小公园内,遥想当年孙中山先生的演讲该是如何激昂。他不仅传播的是革命的火种,更是用自己的声音在唤醒一个沉睡的时代,在为中国打开一条崭新的道路。 中山公园 1912年8月24日,孙中山在天津河北公园演说 孙中山与天津的不解之缘 ·1912年8月,孙中山在此发表演讲。 ·1928年,河北公园改称中山公园。 ·1929年正式命名。 ·1946年,经公开征求市民意见, 大经路改称中山路。 相关链接: 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孙中山先生当年在 《建国方略》一书中构想的中国建设的蓝图在百年前因种种条件难以实现。如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下,这个蓝图早已实现。祖国大地上,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高峡出平湖,港口连五洋,产业门类齐,稻麦遍地香,神舟遨太空,国防更坚强。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设的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虽然起义都失败了,但还是给清政府以极大打击,扩大了革命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屡败屡战,表现出与清政府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 孙中山与天津的不解之缘 张园 孙中山先生与欢迎者 在张园的合影 ·1924年12月,孙中山先生乘轮船绕道日本后抵达天津,此时的他已经是重病缠身。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悲痛,支撑着他来到天津。抵津后,孙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乘专车抵达张园下榻。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 孙中山与天津的不解之缘 曹家花园 曹家花园———日新堂 ·1924年11月,孙中山先生应冯玉祥之邀北上讨论国事,提出“召开国民会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