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68946

统编版2025-2026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过关测评卷(单元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661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过关,试卷,评卷,统编,第三
  • cover
第三单元过关测评卷(单元试卷) 2025-2026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二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mù sè shān fēng cāo chǎng jūn yún ( ) ( ) ( ) ( ) gù dìng xuǎn zé zhuān mén dà tīng ( ) ( ) ( ) ( )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4分) 1.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2.这架飞机降( )落在了正确的地点。 3.这首歌曲( )非常好听。 4.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 )了。 三、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4分) “毫不可惜”一词中的“毫”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毫”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指毛笔;②细长而尖的毛;③一点儿(只用于否定式)。在“毫不可惜”一词中“毫”字的意思应取第 种解释;在“挥毫泼墨”一词中“毫”字的意思应取第 种解释。 四、选词填空。(12分) 隐蔽 隐藏 隐瞒 1.犯了错误我们要勇于承认,绝不( )。 2.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 )所藏身。 3.青草丛中( )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虽然……但是…… 如果……就…… 即使……也…… 4.蟋蟀的住宅排水优良,( )有骤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 5.( )我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 )不知道它怎么能爬。 6.( )你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你( )会有很多发现。 五、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8分)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 ) 2.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 ) 3.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却建成如此漂亮的住宅,难道不能说是伟大的工程吗? ( ) 4.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 ) 六、按要求写句子。(8分)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翻译诗句) 2.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仿写比喻句) 3.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缩句) 4.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 墙壁很光滑。(用关联词合为一句话) 七、日积月累。(6分) 1. ,把扇丢。 2. ,乱穿衣。 3. ,秋霜早。 4. ,雁儿脚上带霜来。 5.一场秋雨一场寒, 。 6. ,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八、课内阅读。(9分)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选文主要写了( )。(2分) A.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B.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 C.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及叶子。 D.爬山虎枯萎时的样子。 2.从文中我们知道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在 ,脚的样子是 ,脚的颜色是 。(3分) 3.为了清楚地说出爬山虎的脚的形状,文中运用了一个比喻句,把 比作 来写它的样子。(2分) 4.选文告诉我们要学习作者的什么习惯?用“√”画出正确的答案。(2分) (1)细心观察的习惯 ( ) (2)连续观察的习惯 ( ) 九、课外阅读。(16分) 父亲喜欢兰草,经常从深山里挖一些野兰回来栽培。几年间,庭院里就有了百余种,像个兰草园似的。 有一次,父亲又要进山,并带我一起去。我们沿谷底小溪向前走,忽然听到“轰隆隆”的响声 顺声而去,到了山谷深处,更见飞瀑直泻谷底,潭水幽深。我发现谷底、潭边、山坡上,到处生长着尺把高的野兰,淡淡的花,香气浓烈,站在谷底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闻到。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精妙的兰草,不仅连声叫好,而且又动手挖起一株,准备带回家栽培。不料父亲拦住了我,说:“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法呢?”父亲又问。我说:“好像这里兰草的姿态比家里的更美,味儿也更香。”父亲接着说:“是的,那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处就有不同的姿态和味道呢?这是因为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