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阳初中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试卷 八年级科学卷 分值:100分 时间:100分钟 温馨提示:g取10牛/千克。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为测试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小金用一支绘图笔在小明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小明蒙上眼睛后,小金用针保持相同力度,轻轻接触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明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小金将小明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记录下来。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皮肤部位 手臂 手掌 指尖 前臂 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 A.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判断,实验时针触指尖的力度大于针触手臂的力度 B.本实验说明敏感部位为大脑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 C.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发现,所取样的部位中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D.由实验数据可以推测皮肤对触觉敏感程度可能与神经末梢分布的密度有关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多款智能机器人已进入人们的生活,当幼教机器人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机器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B.依据响度不同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 C.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 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3.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主要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 A. 医院里的常见医疗设备“B超” B. 探测鱼群所用的设备“声呐” C. 中医诊病四个途径中的“闻” D. 清洗眼镜的设备“超声波清洗机” 4.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有着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 ▲ ) A.“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形”是与宝钗大小相等的实像 B.“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月光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5.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上的目标,以下做法中可以实现目的是( ▲ ) A.激光笔不动,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 B.激光笔不动,平面镜绕入射点逆时针略旋转 C.平面镜不动,激光笔水平向左移动 D.平面镜不动,激光笔绕笔尖逆时针略旋转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6.如图所示为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入射角等于40° B.折射角等于50° C.MM’的下侧是玻璃 D.MM’是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 7.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小美沿与镜面平行的直线从A走到D,从平面镜底边两端点向AD直线所作垂线的交点分别为B和C,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①小美在AB段或CD段行走时,平面镜中无法形成自己的像 ②小美只有行走到BC段才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的像 ③小美在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所在平面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④此过程中,小美相对于自己的像位置是静止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小金透过水杯看见《科学作业本》上的“科”字呈如图所示的放大效果。下列选项中与其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 ) A用手机拍照 B.用投影仪看电影 C.戴近视眼镜看物体 D.透过水滴看针尖 9.下列研究科学现象过程中运用的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 ) A. 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实验与推理 B. 学习“声波”时与“水波”进行比较———类比法 C. 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模型法 D. 用乒乓球的弹起反映音叉振动的特征———等效替代法 10.如图用扳手拧螺帽,手握在甲处比握在乙处更省力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效果与( ▲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11.如图是“喷气火箭”的模型,胶带固定气球与吸管,吸管套在绳上。将气球封口的夹子松开,球内气体从气球嘴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