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28张PPT。情境引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第八单元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第23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克里姆林宫-沙皇皇宫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学习目标】1、俄国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 2、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自学指导 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149—152页,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并划出要点,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2、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是什么?一、农奴制的危机 即:农奴制改革的原因1、根本原因:野蛮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俄国农奴制: 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 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封建主。租种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可以自由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服役并交纳租税。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 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山上有没主的野兽, 山下没有没主的人。”地主在毒打农奴生活贫苦的俄国农民19世纪中期俄国与英国经济比较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什么因素导致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滞缓?2、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克里米亚战争(1853)(俄国 PK 英国、法国、土耳其)3、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直接原因) 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俄国以失败告终。你能说出俄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吗?俄国———英法———固守封建农奴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完成工业革命,技术 先进 1858-1860年,俄国共发生近290次农民起义,沙皇的统治岌岌可危。4.农民起义的打击二、1861年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861年3月3日,沙皇亚 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关于废除 农奴制的法令。“解放”的农奴二、1861年改革沙皇政府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主要内容: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农民或干涉他们的生活;农民交纳一定的赎金,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和宅园地。1、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避免革命。2、性质:沙皇的抉择【材料】“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材料】“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 【材料】“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改革方式:沙皇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目的: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挽救统治危机“农民获得自由时,已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列宁“诸位会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说其改革初衷)在改革中,地主把最好的土地留给自己。农奴得到土地,按当时市价算仅值5亿多卢布,而实际付出的却不少于20亿卢布。可以说: 说明改革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它实质上是沙皇政府和地主阶级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敲诈和掠夺。4、、1861年改革的作用1)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2)俄国开始从农奴制时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3)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改革是强国之路。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适时的改革推动社会发展。 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 改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