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62696

玉楼春 课件+教案

日期:2025-10-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19519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玉楼,课件,教案
    玉楼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词。 2、品味语言,体会词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2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受认知结构、能力水平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学生享受着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的成果,但对于科技与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还有待深化,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依据课程标准九年级的学生应该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所以,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3新设计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让学生从有效的引导中,通过自主或合作去寻找自己在学习中应该掌握的东西,从而使学生从一个学习的旁观者,变成一个学习的参与者,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同时发挥我校作为“诱思探究教学”基地的教学优势,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创见,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以发散式结构的ppt为课程的开展添加新的活力 。 让音乐等素材带学生进入特定的情景。 4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词。品味语言,体会词的意境。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以音乐引出宋词相关的知识。 活动2【讲授】作者简介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仁天圣二年(1024)与其兄宋庠同举进士。初任复州军事推官。召试,授直史馆。历官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知制诰、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曾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与其兄庠齐名,时呼“小宋、大宋”。因其词《玉楼春》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人称红杏尚书。为人喜奢侈,多游宴。其词多抒写个人生活情怀,未摆脱晚唐五代艳丽旧习。但构思新颖,语言流丽,描写生动,一些佳句流传甚广。原有文集一百五十卷,已散佚。清人辑有《宋景文集》;近人辑有《宋景文公集》;赵万里辑有《宋景文公长短句》。 活动3【活动】初读课文 1、 听范读,要求学生正音正字; 2、 生齐读; 3、指名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声音洪亮,节奏抑扬顿挫,情感自然); 活动4【导入】研读与赏析 1.这首词是当时誉满词坛的名作。词中赞颂明媚的春光,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情趣。上片写春日绚丽的景色,颇有精到之处,尤其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点染得极为生动。下片抒写寻乐的情趣。全词想象新颖,颇具特色。 王国维《人间词话》:“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沈雄《古今词话》:人谓“闹”字甚重,我觉全篇俱轻,所以成为“红杏尚书”。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随意落墨,风流闲雅。起两句,虚写春风春水泛舟之适。次两句,实写景物之丽。绿杨红杏,相映成趣。而“闹”字尤能撮出花繁之神,宜其擅名千古也。下片一气贯注,亦是动人轻财寻乐之意。 2.问:对于“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诗句,历朝历代评论家都给予盛赞。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这样评价: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曾这样评价:“闹”字尤能撮出花繁之神,宜其擅名千古也。沈雄在《古今词话》中甚至因此诗句而称宋祁为“红杏尚书”(宋祁曾任尚书工部员外郎)。 明确:“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句从写作技巧上来说确实想象新颖,别致生动。诗人运用通感,化静为动,写出了繁花盛开、蜂蝶争喧的春意盎然的景象。 3.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诗句本身和古今名家对这一句的评价都有些不恰当。因为联系上下阕来看,虽有“红杏”在“枝头”,但“晓寒”尚在,面对即将归去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