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代人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辛弃疾的相关常识。 2、识记并理解生字、生词。3、理解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赞美和不忘国家命运前途的思想。 4、背诵并默写本词 2学情分析 前面我们来学习了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唐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辛弃疾描写春天的词。 3重点难点 1、词的上片“破”和“鸣”字非常传神,简要分析。2、此词为辛弃疾罢官乡居期间所做,体会这首词表达的作者的心境。3、词的最后两句作者将“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花”对比,领悟这两句流露作者什么样的人格精神。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活动2【讲授】初读全诗 1、听范读,要求学生正音正字; 2、生齐读;3、抽生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声音洪亮,节奏抑扬顿挫,情感自然); 4、再范读。 活动3【活动】思考 (1)、词的上阕“破”和“鸣”字非常传神,请简要分析。(2)、此词为辛弃疾罢官乡居期间所作,你认为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词的最后两句作者将“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花”对比,请想象芥菜花的形象,领悟这两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人格精神? 活动4【活动】小结 这首词寓议论、抒情于写景之中。作者以细腻之笔描绘农村的景色,清新疏淡,以粗线条勾勒山和路,其中也描绘了农村美好和充满生机的生活,寄寓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赞美。 活动5【作业】作业 背默本诗。 课件13张PPT。 □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鹧鸪天·代人赋①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 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