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62727

春夜喜雨 教学设计 (3)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133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 cover
春夜喜雨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有节奏的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以字的品析为切入点,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乃至炼意的特点,体味诗词推敲字句的妙处。 3、品读杜甫,感受杜甫忧国忧民之情。 2学情分析 我主要是通过“读”来使每个学生进行自我感悟。以读为主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要做到“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而且对古诗的学习,更要通过朗读这一主要形式来让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认识。所以,我鼓励学自读自悟,大力提倡“以读代讲”,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读书中思考、在小组中讨论、在班级中展示自我,从而培养他们对古诗的语感,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 3重点难点 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导入课题,品诗人 1.生背诵课前一首诗《泊船瓜洲》。讨论本诗中用得好的一个字———绿”。生谈自己的感受。 是啊,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诗人通过反复推敲,斟词酌句,表达更深远的情意,今天我们来品读杜甫的名篇———《春夜喜雨》 师板书课题。 2.读诗题,解诗人 学生根据自己所搜集的资料,介绍杜甫。 师介绍:杜甫“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老师讲解“语不惊人死不休”,并用爽快流畅的行书进行板书。引导:杜甫的是是否真的是这样的呢?我们来一起品读这首诗。 活动2【讲授】二、读古诗,品诗意 (一)感受律诗韵律美 1.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字音。 2.点名读诗,教师进行点拨,读准诗的节奏,相机进行指导。请学生再读,检验指导的效果。 3.感受律诗的韵律美。 指导学生写出每一句后一个字的拼音(生sheng、声sheng、明ming、城cheng),了解律诗的押韵方法,注意韵脚的诵读,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抓住节奏,读出韵律美。 4.古时候,诗歌都是可以配乐吟唱,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和着韵律来吟唱这首诗。 老师打拍子,指导学生进行吟唱。通过这样的多角度的诵读,感受古诗带来的韵律和节奏美。 (二)抓题眼,品诗意 1.读诗题,品题眼 (1)生读诗题,抓题眼 “喜”,为什么用“喜”呢? (2)讲解“喜”字的字源,用喜字说成语。 (3)出示大红双喜字,你看到这个“喜”字会想到什么成语呢?(喜结良缘)。了解喜在中国文化中的运用和重要意义。(渗透中华汉字文化) (引导:诗人杜甫“喜”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喜”呢?) 了解杜甫撰写《春夜喜雨》的背景资料,明白这场春雨滋润世间万物,特别是农作物,必将带来丰收的希望。初步感受杜甫的“忧民”之情。 2.自读古诗,解题眼 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就应该在他的诗中去品味,看你能够从这首诗中的那些地方品出诗人的“喜”来。 学生自由的默读古诗,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或笔记本上。 师巡视指导,适当的肯定学生自己的看法,并从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字来进行品读。培养学生品词品句的能力。 3.论诗句,品诗情。 讨论一 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老师在其间做出适当的引导。 预设:“好”——— 为什么是“好雨”?因为在春季农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润。农谚云:“春雨贵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宝贵。 “知”——— 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 “当”———正是时候,又是干旱,又是春天。 “潜”和“细”——— 讨论为什么是用“潜”,你还能换成别的词的吗?引入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部分,老师诵读,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来解读“潜”的妙处。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