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62728

春夜喜雨 教学设计 (4)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50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 cover
春夜喜雨 教学设计 1新设计 1、积累有关春天的诗句。2、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3、在练习中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 学习古诗的兴趣。 2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创作背景等相关知识,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朗读品味诗歌,感受诗歌艺术手法的魅力。 3、熟读背诵这首诗,培养积累、运用诗文的良好习惯。 3学情分析 七年级古诗教学处于小学与初中知识的融合期,要在小学重视诵读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深一步的学习,包括了解作者作品的相关知识和作品创作背景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等。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诗词大家的基本情况,但对诗词的创作背景比较陌生,影响到对诗词内容的和作者感情的理解。本节课教学在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的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入手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更深一步理解诗文,并尝试在生活中运用。 4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作者作品,领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深沉含蓄的思想感情。培养积累诗文的良好习惯。 难点:对本诗意境的理解。体会作者深沉含蓄的思想感情。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谈话激趣 ,提问引入,板题释题 1、从“一年之计在于春”谈到诵春的佳作,提问:“你知道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诗句?” 2、引入本节课内容,板题、释题。 活动2【讲授】了解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作品创作背景,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读诗歌,巩固有关律诗的知识,感受诗歌艺术手法的魅力。 3、熟读背诵这首诗,培养积累诗文的良好习惯。 活动3【活动】检查预习 1、认读易读错的字 乃( )潜( )润( ) 俱( )重(  )锦( ) 2、提问有关作者的知识 杜甫(712--770)字 , 代 诗人。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 ”,世称“ ”。也因曾经做过工部员外郎的官职,因而世人又称他为“ ”。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 ”,他亦被称为“ ”。与李白并称为“ ”,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等。 活动4【讲授】品味赏析,朗读体会 1、教师讲解写作背景和思想基础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上元二年春,759年)定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杜甫草堂时所写。 (1)安史之乱前夕,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安史之乱,他一家人就过流亡生活,如今终于在成都定居,这首诗就反映饱经战患流离之苦的杜甫获得安稳后的喜悦心情和渴望安宁的情怀。(2)中国自古以农兴国,每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人,无不对各个时节的天气变化给予密切注意,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农民收成的歉与丰,杜甫是一位人民诗人,这首诗也显示出他的这种深湛淳朴的思想感情。 作者获得安宁,又看到喜人的春雨,联想到国家的安宁,百姓的丰收,怎能不喜?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诗人是怎样通过诗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的。 2、初读感知 (1)听诗文范读。 (2)初步感知:这是一首咏诗,体裁为。题目中哪一个字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3、巩固有关律诗的知识,指导朗读技巧 律诗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本首诗是五言律诗,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这首诗押的是平水韵中的庚韵,韵脚为:“生、声、明、城”。朗读时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 4、按音节节奏练习诵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诗文赏析 逐联诵读,在理解重点字词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艺术手法的魅力。 ⑴分析首联: 哪个字是诗人对眼前这场春雨的总的评价?好在何处? 明确:是“好”字。因为它“知”时节。还好在什么地方?当春乃发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