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63610

就义诗 课件+教案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965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就义,课件,教案
    就义诗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吉鸿昌。 2.理解本课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此诗。 2.品味诗意,体会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革命者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2学情分析 本单元选编的课文都是红色经典,赞颂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品质。《就义诗》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这是一首作者即将被敌人杀害时写下的诗篇,表达了作者的一腔爱国热情和为了保家卫国而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高尚情操。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诗意,体会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感悟革命者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4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吉鸿昌说:“我是中国人”。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剌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招待中国人,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到:“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了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1932年,吉鸿昌回到祖国,率领抗日同盟军,转战长城内外,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后来不幸被敌人诱捕,就义前他挥笔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二、了解作者。 请学生介绍作者。 明确: 吉鸿昌(1895-1934)河南扶沟人,1913年入冯玉祥部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旅、师长。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人称“吉大胆”。1930年9月接受蒋介石收编,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奉命“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但不愿替蒋打内战,态度消极。1931年8月被蒋介石解除兵权,强令出国“考察”。遂环游欧美,发表抗日演说,寻求国际声援。1933年5月,与冯玉祥、方振武在张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2军军长、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向察北日伪军进击,将日军驱出察境。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继续进行抗日活动。同年11月9日被国民党复兴社特务刺伤被捕,24日在北平陆军监狱英勇就义。 三、自主学习,感知诗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字面意思。 3.指名朗读,同学们评价。 四、小组合作,赏析诗歌。 1.小组内逐句赏析诗歌。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精神呢? 五、交流展示,点拨梳理。 1.赏析诗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虽寥寥几笔,却将他临难时的愤懑之情直泻而出。1933年5月,吉鸿昌联合冯玉祥等组织抗日同盟军,同日军展开了英勇的战斗。同盟军军纪严明,同仇敌忾,收复了许多失地,深受全国人民的拥护。大敌当前,外侮在即,然而蒋介石政府却不顾全国人民的意志,公然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外屈膝退让,对内疯狂屠杀抗日爱国志士。在生死的关头,吉鸿昌已将自己个人的命运同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自觉地联系在了一起。体现出了一个革命者博大宽广的胸怀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后两句,紧承上句,“国破尚如此”,“国破”是因其壮志未酬身先卒之憾恨而让他刻骨难忘。东北沦陷,生灵涂炭,而日寇的野心也肆意膨胀,华北危急,平津告难,在此国之将亡之际,腐败的国民党政府依然推行其不抵抗的卖国政策。吉鸿昌早已抱定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毅然决心。如果不能死在抗日前线上,那么留此头颅又有何意。其悲壮之势,豪迈之情,直逼云霄。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精神呢? 诗歌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革命精神,袒露了作者不甘受奴役,不愿当亡国奴的民族气节,为没有能够死在抗日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