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63777

独坐敬亭山 课件 (1)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2894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独坐,敬亭,课件
  • cover
课件17张PPT。独坐敬亭山【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默写《独坐敬亭山》。 3、能通过朗读、绘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如:《静夜思》等)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2、解题: 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可以根据课本上的注释或课外资料来理解)     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二、初读古诗 师:诗人独自一人坐敬亭山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读读古诗。     生齐读———抽生读———再齐读(把古诗读正确、流利,并在读中感知古诗大意。)  三、自读自悟诗意 1、学习诗的一、二两句:  ⑴ 自学:     ① 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 结合诗句,利用字典、课文注释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⑵ 反馈自学情况:师: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李白在这首诗中描绘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呢?请同学们把诗中所描写的画面画在黑板上。(学生面露难色,不敢上台。)      老师又减轻难度:你想到了什么就画什么,画不完也没关系,其他同学还可以补充,我们共同来完成这一幅画。究竟这些同学画得对不对,好不好,就请大家根据诗句的意思来评价,看看你是不是把诗句读懂了。 生1:画了一座大山,又在山上画了一个亭子,亭子中站着诗人。 刚画完,就有学生提意见:      诗人是坐在敬亭山上的,你怎么画起是站着的呢?这时,又有几个学生附和。这位一听有道理,赶快将人画成坐着的了。师引导:下面的同学说得很对,黑板上的同学也改得很好,你们读得可真仔细,非常好。谁能接着画出诗中的景象呢? (学生受到了鼓励表扬,一下子就信心十足了,小手纷纷举起)生2:走上台,很认真细致地在天空中画了两片云,又画了一只鸟。 师问:他画得好吗?      生甲:他的鸟画得很好。      生乙:他画得不好。诗中说“众鸟高飞尽”,“众鸟”说明有很多只鸟,他却只画了一只鸟。      师:你说得有道理,能上来帮他改一改吗?      生乙:又在黑板上多画了几只鸟。      师问:这下他画对了吗?生丙:我觉得不对。因为“众鸟高飞尽”是说鸟飞得很高,很远,都快看不见了。他却把鸟画得这么大,这么清楚。      (同学们都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发言的学生)      师:这些鸟改怎么画,你上去画出来,好吗?      生丙,兴致勃勃地走上台,用简笔画画了一排小小的鸟影。      师:这下,他画对了吗?      生齐答:对了!师小结: 刚才,你们读诗读得很认真,画儿也画得很好。你们仔细琢磨了诗中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认真体会诗中每句话的意思,理解得很准确。你们用老师讲,自己就读懂了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你们真能干!让我们来读读诗的第一、二句吧。(齐读)      诗的第一、二句所写的景色,给你什么感觉呢?(孤独、凄凉、幽静) (这个环节,利用了中年级学生喜欢画画儿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绘画中、讨论中、修改中逐步悟到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想象画面”的学习习惯。这种方法,适合于写景的诗,而且,诗中的画面容易画出来。)  2、学习诗的第三、四句:师:诗人坐在敬亭山上,面对此情此景,心情如何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后面两句吧!     生: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尽:没有了。     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闲:休闲,休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