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63957

12. 曹刿论战 课件+教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24050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曹刿,论战,课件,教案
    12. 曹刿论战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学会辨析词义、归纳整理,掌握背诵的规律和技巧,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及透彻分析问题以及形成、表述、捍卫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精读、课件展示,开展讨论评价,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青少年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坚持原则的爱国主义精神,临危不乱、机智勇敢、沉着应对的品质。 2学情分析 学生古文基础知识比较扎实。 3重点难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详略得当的叙事特点。 3、古今义不同的实词及“夫”的用法和判断句式。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中外历史上用那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 学生讨论回答:赤壁之战、平型关大捷,滑铁卢之战。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曹刿论战》叙述了春秋战国时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弱鲁国何以胜强齐,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有哪些启迪。(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朗读课文,掌握节奏 1、教师播放配乐朗读课件。 学生听读时,注意语调、字音、节奏及停顿。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师引导小组代表进行评点,指出优点和问题。 3、学习重点字词及句子(大屏幕展示)。 (1)、掌握字音 刿(guì) 鄙(bǐ) 轼(shì) 辙(zhé) 又何间焉(jiàn)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夫战(fú) 旗靡(mǐ)玉帛(bó) 2、词句用法 (1)、括号内词的古今义 肉食者(鄙) 又何(间)焉 (牺牲)玉帛 大小之(狱)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例如: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例如:可以一战 (4)、倒装句式 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例如:“何以战?” 战于长勺(倒装) (5)、虚词的用法 “以”、“而”、“夫”的用法。 4、重点句子: 肉食者谋,未能远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活动3【活动】把握课文中心内容。 首先指名学生复述课文基本内容,然后思考: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语是什么?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大屏幕展示) 明确: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语是“论战”。这一点可以由标题判断。中心内容是:扣住曹刿这一中心人物,围绕“论战”记叙了长勺之战的基本经过,阐明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把握课文写作思路。 要求学生思考如下两个问题: (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 (大屏幕展示) 明确: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线索,即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线索,即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大屏幕展示) 明确: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 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第一部分写曹刿拜见鲁庄公,论战前准备。 第二部分写曹刿指挥战斗的经过。 第三部分写曹刿阐明取胜的原因。 注意,在学生概括时,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每部分内容都可用“曹刿”作为主语,保持内容的连贯性。 活动4【练习】归纳总结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大屏幕展示) 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明确:这是一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