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69790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课件

日期:2024-05-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50422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7课,大变革,时代,课件
  • cover
课件33张PPT。想一想  你能说出原始社会到春秋时期生产工具的演变过程吗?导入新课北京人制造并使用的石器鹿角锄骨梭河姆渡出土的骨耜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及其复原图铜镢 商朝铁农具的使用春秋铁器大变革的时代第7课铁农具和牛耕 秦国的都江堰 改革的潮流 商鞅变法课程标准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知识与能力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情况。知道秦国的都江堰工程及其体现出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知道战国时期各国兴起的变法运动。知道这些变法运动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例———商鞅变法———的内容、结果和意义。 2、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时序,学会观察铁器、牛耕等历史事物从出现到推广的历史进程。学会在春秋战国的大变革环境下,对变法运动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中认识战国变法运动的作用。 3、通过了解课文举出的牛耕推广的证据,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掌握从各种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4、通过对本课“问题探究”的讨论,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春秋战国时代大变革原因的分析,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 2、通过了解都都江堰工程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使学生感知中国人民巨大的创造力和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通过对战国时代变法运动的学习,理解“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历史发展趋势,认识到历史上的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重点 春秋战国时代生产力的进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二是以都江堰为代表的水利工程的兴建。 战国时代经济、社会制度变革的趋势,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各国变法运动纷纷兴起的概况;二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难点 本课难点在于使学生理解课文四个小节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铁器、牛耕、水利工程、变法运动,看似无关的历史现象间其实蕴含历史发展的规律。这一规律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法则。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上层建筑或慢或快也要发生变革。本课主要讲的是政治上层建筑的变化。第八课“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主要涉及思想上层建筑的变化。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在逻辑关系,教师可以将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法则介绍给学生。一、铁农具和牛耕铁农具劳动工具的改进牛耕耕作方法的改进1.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2.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3.个体生产取代集体劳动 战国时代的铁制农具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战国双镰铁范牛耕的使用———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二、秦国的都江堰三、改革的潮流  本课讲述了哪些战国时期的变革?看谁找的多,这些改革的相同目的是什么?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比较著名的改革: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四、商鞅变法1.背景 :战国时期各国为富国强兵纷纷变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2.时间地点:公元前356年 秦国 3.内容和作用商鞅 商鞅,战国时期秦国政治家。姓公孙,卫国贵族,又称卫鞅,公孙鞅。年轻时好刑名之学,熟悉李悝、吴起等人的变法理论和实践,但魏王并不重用他,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发奋图强,于是他投奔秦国,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开始推行变法。期间率军大破魏军,因功受封于商,号商君,所以又称商鞅。秦孝公  秦孝公赢渠梁,秦献公子,即位时秦国比较落后,遭东方各国歧视,他任用卫鞅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