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72101

历史京改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日期:2025-10-0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125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历史,改版,七年级,上册,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 cover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习目标】 1识记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及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2.通过学习和思考归纳青铜器高超工艺的主要情况及特点;甲骨文的特点及意义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学习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及甲骨文的历史渊源与影响。 【学习难点】 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问题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要求学生识记自学互研部分第1题的基础知识点。第2题从当时青铜器的功能来分析。第3题从延续的表现来总结。 方法指导二: 第4题对比原始社会的生产状况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来分析。 方法指导三: 知识模块一可以用文物大鉴赏的方式进行展示假设你是一名文物鉴赏专家向广大观众介绍一下商周的青铜工艺;知识模块二可采取情景短剧的形式进行展示。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观看“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图片思考:这些青铜器是何时制作的?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自主阅读课本P23~24内容完成第1~3题。 1青铜器的高超技艺出现在什么时候?该时期青铜器的特点是什么?著名青铜器的代表有哪些? 商朝。 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青铜器有哪些功能?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1)主要用于饮食、祭祀与军事。 (2)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象征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简述青铜器高超的工艺过程。 1)准确掌握铜、锡、铅的比例。 (2)铸造技术———混范铸造法”。 (3)工艺流程:制模→制作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烧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 (4)根据器物的大小制作不同的泥范再合范烧注铜液。 知识模块二、三 甲骨文记事及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自主阅读课本P24~25内容完成第4题。 4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甲骨文的书写材料是什么?造字有什么特点?它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1)结绳记事仓颉造字。 (2)龟骨与兽骨。 (3)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方式造字。 (4)甲骨文是中国发现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们有文学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交流预展】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 【展示提升】 1简述商周青铜的高超工艺。 2简述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及发现的意义。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1商周时期手工业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C ) 纺织业      B.制瓷业 青铜器制造业 D.造纸业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B ) 夏朝 B.商朝 西周 D.春秋 3考古学家发掘了一批文物从上面的文字分析它是商代文物。这些文字应该是( A) A.甲骨文 B.金文 小篆 D.隶书 4甲骨文当时主要是刻在( A ) 龟甲和兽骨上 陶器和青铜器上 骨器和石器上 铁器和木片上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清朝末年在河南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认出了这些“龙骨”上的刻画痕迹竟是几千年来谁也未曾见过的文字。这是古代占卜之后留下的刻辞。 (1)王懿荣发现的文字的名称是什么?请说出它的含义。 甲骨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2)该文字有什么用途? 除记载占卜的吉凶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