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课 从众与自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从众的含义; 2、了解导致从众的因素; 3、明确从众行为的利弊。 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从众和从众行为的利弊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正确认识从众现象,避免盲目从众的行为,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德育目标: 1、把握从众心理,学会独立思考、正确选择,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的评价自己。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发挥从众的积极作用,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 2、能够运用从众和自主的概念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引导中学生认识从众的两重性与相应的行为,学会客观的评价自己。 教学准备: 教法及教具:图例、事例分析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引导中学生认识从众的两重性与相应的行为,学会客观的评价自己。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视频《隐形的绳子》 这是一种什么现象?直接导入课题。 2.阅读教材P52-57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从众的含义(2)从众的表现(3)从众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3.出示从众事例 (1)考试前,很多同学在教室里紧张地复习功课。小钟在进教室前还和同学说说笑笑,一进教室马上不笑了,并且悄悄地回到座位上,开始复习功课。 (2)街上,因为一件事情,有两个人发生了争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围观看热闹。 (3)有一个人站在桥上很认真地往下看。其他的人也开始看,虽然大家都不知道在看什么,但是看的人越来越多。 (4)大家都喜欢讨论电子游戏。小真本来不玩电子游戏,但是同学天天都在讨论。为了和大家有共同的话题,他也开始玩电子游戏,却一发不可收拾,整天沉迷其中。他和大家有了共同的话题。 (5)小红的好朋友在学弹钢琴,小红知道后,回到家中,吵吵嚷嚷让妈妈也去买钢琴,然而小红对音乐并不感兴趣,况且家里的经济也很拮据。 (6)班上近来有些同学穿了一种新式样的鞋,小红认为那种鞋非常时髦,也让妈妈去买,其实她还有一双新鞋没有穿呢。妈妈批评小红:“不要别人怎样做,你就怎样做,要有自己的主见。”小红不服气,认为自己如果不和大家一样,别人看不起自己。 小结:总之,在学习习惯、业余爱好、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从众现象随处可见。 4.重难点释疑 事例一:周末大扫除,两位同学扫完地后,将扫把从远处扔向卫生角,劳动委员看见后,默默地将扫把摆放整齐。两位同学看见后,羞愧地低下了头,在以后的劳动中将劳动工具整齐归位。从此以后班里再也没有乱扔扫具的事情了,而且其他方面做的也很好,同学们更加团结了,在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带领下,同学们信心十足……,最终被评为优秀班集体。①两位同学的行为是什么现象?②他们的行为对班级有什么影响? 总结:从众的积极作用:1.有利于个人识大体,顾大局,保证团队成员的统一认识和行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有助于我们遵从规范,形成一致的行为,保证团队的良好秩序,保证团队活动的效率3.有助于增强内心的安全感和自信心4.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 请你列举我们身边的积极的从众现象。 事例二:小刚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学习刻苦,工作负责,备受班主任的钟爱。小刚工作认真,难免在班上得罪了一些同学和引起一些人的嫉妒。这些同学在班上有意与他作对,对他采取冷嘲热讽的态度。小刚被这些同学吓怕了,他变得懒散起来,不但在处理工作时对违纪同学网开一面,甚至有意与这些同学玩在一起、违反纪律,经常进入网吧。老师批评时,他也无所谓。一次,为了赚点钱,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去一个工地偷电缆,被保安当场抓获。 小刚前后变化是受什么影响? 总结:从众的消极作用:1.弱化自我意识,束缚独立思考,抑制开放、竞争、开拓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