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89410

人教新课标版历史必修三讲学稿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日期:2024-05-0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292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单元,活跃,之际,明清,4课
  • cover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班级: 姓名: 学号: 【复习巩固】 ( )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 )2、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3、明代画家徐渭主张人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戕害自然人性。他的画, 用笔放纵,设墨酣畅。他甚至把水墨倒在纸上,随着散化之形而作勾勒。这表明徐渭深受 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心外无物” D.“理”、“欲”统一 ( )4、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主张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 A.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B.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 )5、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是①巩固封建统治②培养社会责任感③维护社会稳定④禁绝个人欲望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知识梳理】 一、时代背景 1、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经济上:商品经济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封建统治(重农抑商、闭关锁国)阻碍其发展。 3、阶级上:市民工商业者阶层要求反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4、思想上:理学僵化依然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八股取士,文化专制。 二、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李贽:“离经叛道”“异端”。著作有:《焚书》《藏书》。 (1)思想主张: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反对以其是非标准作为标准,挑战理学正统思想,批判道学家的虚伪。②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倡导男女平等,肯定农民起义,强调个性发展。 ③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强调人的正当私欲。 (2)评价: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启蒙性的色彩。 2、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主要观点: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主张用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2)评价:对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主要观点:重视了解社会实际,形成经世致用思想(思想主要特色);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2)评价: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4、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主要观点:唯物论: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认识论: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并有规律可循。主观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辨证法: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却是相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