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91080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第9课《说“木叶”》教案

日期:2024-05-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187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第三,单元
  • cover
《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3.引导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4、讨论研读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重点: 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1、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 2、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A、如果班上来一位新同学,名字叫“沈劲(婧)”,他是男生还是女生呢?“劲”是男生,“婧”是女孩。这样我们发现一个字竟能 “决定”人的性别。 B、诗歌的语言形象往往和它在现实中的意义不同, 例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总结得出:月亮———思念之情。从中我们得知,在诗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少形象由于表达情感和使用范围的稳固,使之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审美习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相信大家学过之后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二、释 题: “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三、整体把握———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出重要句子,思考:文章结构思路如何? 明确: 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现象) 钟爱———木叶=树叶<木叶———落木(关键在一个“木”字) ①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 ②“木叶”是什么?对此作者有何质疑? ③“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④小结前三段:我国历代诗人们钟爱“木叶”这一形象,其关键在“木”字。 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特征及原因) 两个艺术特征:1、含有落叶的因素(暗示性);2、有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读第4段,探讨以下问题: ①“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②生读这段内容,找出引用的诗句,仔细体会其内涵。 (方法:找文中关键词句来谈) ③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高木”的意味。 ④体会“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高树”的意味。 ⑤比较其中不同,由此概括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是否还有别的特征?引入第6段研读。) 〓读第6段,明确下列问题: ①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②品读比较文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与“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蕴。 ③填表比较“(落)木(木叶)”与“树(叶)”的不同,进一步明确“木”的特征,以突出强调。 〓读第5段,分析“木”何以会有如此特征,探讨诗歌语言的潜在暗示性问题。明确: ①文中是怎样具体阐述这一问题的,结合实践准确把握其内涵。 ②明确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观点是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 3、(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总结) 四、问题探究: 1、古诗中为什么用“木”不用“树”? 明确:因为“木”含有落叶的因素,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2、理解:“‘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吧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为什么读者看到古诗中的“此景”,就会知道古人的“此情”呢? 明确: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木叶”、“落叶”其意象没有离开一个“愁”字。时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