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97282

2016秋岳麓版历史七上第4课《夏与商的政治统治》ppt课件

日期:2024-05-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55296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6,岳麓,历史,4课,夏与商的政治统治,ppt
  • cover
课件47张PPT。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早期国家第四课 夏与商的政治统治一、夏与夏文化 1.夏朝的建立 2.桀的统治及夏朝的灭亡公元前2070年1.夏朝的建立建立者:禹时间:夏 禹 王 像  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 ———《孟子?万章上》  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 ———《战国策?燕策》统治范围:西起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 《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禹……既服九州,乃收天下之铜,铸九鼎,以象九州之物。 ……禹致群臣于会稽,防风氏后至,戮之。 都城:阳城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二 里 头 出 土 的 玉 器二 里 头 出 土 的 青 铜 爵二里头出土的 绿松石铜牌饰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意义: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一、夏朝的兴衰(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070年启继承父位禹阳城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二里头文化公天下家天下包括政府机构、军队、邢法、监狱、法庭。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奴隶和平民的工具。2.桀的统治及夏朝的灭亡桀是夏最后一个王灭亡的原因:  昏乱失道,骄奢自恣,为酒池,可以运舟……醉而溺死者……笑之以为乐。 ———刘向《列女传》   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史记·殷本纪》二、商的政治统治  1.商朝的建立2.商朝前期的迁都3.商朝的政治统治1.商朝的建立建立者:商汤时间:公元前1600年都城:亳  根据史料记载,商朝从建国到灭亡,历经500多年。商朝建立后,它的都城有过多次迁移。先由亳迁至嚣(今河南荥阳东北),后迁于相(今河南内黄东南),后迁于邢(今河北邢台),后迁于奄(今山东曲阜市)。但自盘庚迁于殷(今河南安阳)后,此后270多年,商都定都在殷。2.商朝前期的迁都商朝前期迁都示意图  有人认为,商人并未脱离游牧民族的特点,迁移是游牧的需要;   有人认为,当时的农业生产主要利用土地的天然肥力,实行休耕和轮作,过若干年后就要放弃耕作过的土地,到异地重新开垦;   还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去奢行俭”———都城固定在一个地方,会导致统治阶层生活的奢侈,所以有必要迁至异地重建,以便恢复比较节俭的生活。   更多的人相信,商人的迁移是为了躲避黄河下游河道的频繁泛滥和改道。商人频繁迁移的原因思考:发挥你的想象力,你觉得商朝前期屡次迁都的原因会是什么,猜想一下?  可以推断,在殷以前的夏都、商都,由于统治者没有长期打算,并未着意经营,建筑比较简陋,可以轻易放弃。商王盘庚迁殷后,决心改变这种经常迁移的习惯,大兴土木,建造都城,这从殷墟考古发掘的成果所显示的巨大规模和丰富器物可以得到证明。  正是由于盘庚审时度势,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建设永久性的都城,才奠定了殷(安阳)作为商都200多年的历史,也开了此后中国历代王朝定都的先例,殷也因其为最早的长期都城而成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复原后的商朝宫殿商王武丁早期征讨方国的卜辞(龟腹甲)3.商朝的政治统治 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 ———《尚书·酒诰》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殷本纪》 三、与商同时期的其他文明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