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99704

2.地球给人类敲响警钟 课件+教案4

日期:2025-10-14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140699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球,人类,敲响,警钟,课件,教案
    2.地球给人类敲响警钟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灾害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健康的影响,了解环境不一样空气是不一样的,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共有的生存环境--地球,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语言表达情感,对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的美好愿望。 3、培养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文明习惯。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雾霾都很熟悉,但对于它的 成因、危害、防护知道的就不那么清楚了。所以在上本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自己归类总结,课上大家一起交流总结。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雾霾形成的原因、危害、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防御雾霾,保护环境!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一个猜图游戏,你们知道这都是哪儿吗?知道老师为什么这般打扮吗? 生:有雾霾 师:对,自2012年底,雾霾这位不速之客经常大摇大摆地在天空中游荡,致使我们迫切地发自内心的呼喊:“蓝天去哪儿了?”有人甚至戏称,我们处于十面“霾”状的包围圈里。那同学们,雾霾到底是什么呢?老师手里有几个天气符号,在这几个天气符号中,你们知道哪一个是霾的天气符号吗?( 右手 ) 生:看来同学们查找资料很详细,对,这就是霾的天气符号。那雾霾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天气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雾霾。(板书:雾霾) 师:首先让我们一起去看一段有关雾霾的资料吧!(播放视频) 师:看了这段视频,相信大家对雾霾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那谁来说说你都了解到什么? 生1: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 师: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生2:霾(mái),也称灰霾(烟雾)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生3:霾颗粒很小,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带来危害,霾是灾害行天气。 师:2013年中国气象局对雾霾预警信号进行修订,把它分为三级,@色———中度,橙色———重度,红色———严重。 生4:霾很有多种有害物质,灰尘,硫酸,烟尘。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师:谁知道PM2.5是什么,PM2.5是英文微颗粒符号。2.5指直径为2.5微米的小颗粒。1mm=1000微米,更直观的说它的大小不到人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这种颗粒也称为可入肺颗粒,对人体危害很大。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知道了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 生:我了解了雾霾形成原因。 生:第一: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 卡车等。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