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501782

华师大版新版七上第19课 北方民族的交融(25张)

日期:2024-04-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16237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华师大,新版,19课,北方,民族,交融
  • cover
课件25张PPT。北方民族的交融教学目标1.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 2.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交融的概况。找一找,鲜卑、匈奴,找找,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 公元263年魏灭蜀 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1、西晋统一一、北方政权的演变西晋灭亡到十六国316年,匈奴灭亡西晋,在此前后的100多年间,以黄河流域为中心,15个由不同民族建立的政权陆续出现,加上西南地区的一个政权,总称十六国。北魏宋、齐、梁西魏东魏梁北周北齐梁、陈隋陈(鲜卑族拓跋部)政权分立、分裂混战、民族交融猜一猜鲜卑族1.北 方 的 统 一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 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 。 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影响: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交融。鲜卑族北魏439二、孝文帝改革冯太后改革政治上:经济上:(仿照汉制)集权中央实行“三长制”完善地方行政管理均田制2.冯太后改革3.孝文帝改革(1)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2)颁布均田令(3)迁都洛阳(4)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一)内容(二)意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呢?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北魏文官俑汉族服饰俑鲜卑服饰俑孝文帝改革进程冯太后改革仿照汉治完善行政管理颁布均田制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改官制、禁胡服、 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促进了胡汉交融三、北方民族的交融1.特点:(1)生产、生活方式变化;(2)南北互使、南北互市;说一说:民族的大交融,在社会生活方面成果突出。 你能否举例说明? (3)北方交融、南方开发。 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本来是便于骑马打仗的小袖上衣和窄腿裤子;传入中原后,适应汉人的衣着传统,袖子逐渐变宽,裤腿也变得肥大,像喇叭一样。裤褶服成为那时南北流行的服装,不仅打仗时穿,平时也穿。这种变化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互相影响。南北流行服饰--裤褶服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北魏骑兵俑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2.意义:(1)为重新统一创造条件;(2)为大唐盛世奠定基础。汉人最初是席地而座,即以席为坐。这是一种很不舒服的坐姿;两席屈折,膝向前,上身的体重全部由臀部挤压在腿上,下肢极易酸麻,久之还可能变形。所以,当高坐具的胡床传入中原后,很快受到部份汉人的欢迎,原来的跪姿转变成了坐姿 。胡床(交椅、绳床)最初是一种以绳连缀在木头上,可开可合,携带方便,无靠背的折叠凳,类似今天的马扎。汉人使用胡床,开始只见于军旅,到了北朝,从宫廷到民间都有人以胡床为坐具。你知道凳子椅子的来历吗?洛阳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请你谈谈对“民族交融”的理解?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各族人民长期接触民族交融的趋势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迁都洛阳进一步改革民族交融课堂小结小试牛刀1.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适应民族融合的趋势 B.增加财政收入 C.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D.学习汉族文化BC再 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