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502767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优质课比赛教案

日期:2025-04-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85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历史,八年级,上册,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cover
第12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教材分析: 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本节课所讲到的相关内容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新阶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 2、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原因。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挫折,英勇向前,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教学难点: 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引导活动,现实参与。 学法指导: 情感体验,自我教育,分组合作,探究实践。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国民党右派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人的图片。)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我们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到、没有被征服、没有被杀绝。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他们开始在腥风血雨中探索中国革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 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圈出南昌起义的时间、地点、人物、结果。 (多媒体展示南昌起义的有关图片资料,再现历史情境。) 设计学生活动:1927年8月1日,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爆发了!当年你亲身经历了这场伟大的斗争,请你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写一份时事报道,向世界人民报道这一伟大事件。 (指导时事报道的写作方法:要求标题醒目,时间地点人物准确,内容具体,过程清楚客观,文字简练,有简短评价。写好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作品。) 想一想: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后,为什么要退出南昌,南下广东? (分组讨论,组内交流,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 【敌人来围,敌强我弱;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北伐。】 引出:在南下途中,起义军遭到失败。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十分重大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立革命军队的开始。后来,为纪念南昌起义的伟大功勋,八月一日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多媒体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江泽民题词图片。) 过渡:为了总结革命失败的教训,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党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会议通过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后毛泽东接受党中央的指派,回到家乡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2、秋收起义 (多媒体播放毛泽东的诗词《西江月 秋收起义》 并让学生整体诵读,形成整体感知。) 结合课本秋收起义示意图,自主学习秋收起义的相关内容。 引出:由于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再次损失严重,面临革命道路的选择。 (设计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分组模拟军事辩论会。通过活动解决“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进军?”这一抽象问题。) 【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敌强:武器装备齐全,掌握着城市的控制权,但在农村的力量却比较薄弱。 我弱:在国民革命和秋收起义中连续受挫,损失很重,但能艰苦奋斗,可以适应农村的生活】 【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山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位于农村、远离城市;群众基础好;四周都是产粮区】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引出: 最后党中央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史称文家市决策。可是在途中,出现了逃兵现象,纪律有些涣散,对此毛泽东为强化队伍,又在三湾村进行改编,史称三湾改编,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即党指挥枪。 经过改编后,部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不久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