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521979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

日期:2024-05-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260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第二,单元
  • cover
《杜甫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杜甫生平及其在诗歌发展史中的地位;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2.技能目标: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3.情感目标:理解杜甫诗歌忧国忧民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探讨诗歌创作与时代的关系,了解诗人经历,从中感悟生活。 【教学步骤】 一、文学常识 1.了解作者及生平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 子 美 ,自号 少陵野老 。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 诗 圣 ”。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作品有《杜工部集》。 杜甫20岁以后可分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的雄心壮志。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2)困守长安时期 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确立了现实主义创作方向。 (3)陷贼与为官时期 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精神。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 (4)漂泊西南时期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2.了解古体诗与近体诗 旧诗有古体、近体之分。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往体诗”。按每行诗字数可分为四言、八言、七言、六言、杂言等。每首诗不拘字数,不求对仗,不讲究平仄和押韵,节奏也较自由。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使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和绝句的统称。每诗句数固定(排律诗除外);每句字数固定;押平声韵,不换韵,位置固定;讲究平仄对仗。近体诗包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