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523815

北师大语文八年级上《夜雨诗意》教学设计及反思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191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师大,语文,八年级,夜雨诗意,教学设计,反思
  • cover
《夜雨诗意》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识记本文的字词。 3、整体感受“夜雨”中蕴涵的的诗意。 相关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夜雨中的诗意。 3、理解文中富有哲理和诗意的句子,理解夜雨对人生行旅的影响。 评价任务: 1、朗读课文,根据文章结构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2、诗意朗读,品析作者的独特感悟。 3、精读课文,探究夜雨内涵及对人生行旅的影响。 4、拓展写作,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春雨绵绵,夏雨滂沱,秋雨淅沥,冬雨迷蒙。你是喜欢独自撑着伞在雨中漫步,还是喜欢在夜里倾听雨的精灵的轻歌曼舞?你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雨中的心情和故事呢?(生纷纷讲述自己的雨中故事,课堂气氛渐趋热烈) 师过渡:听了刚才大家精彩的讲述,我们知道了雨不仅落在地上,有时更会落在人的心上。引人遐想,勾人情思。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余秋雨的《夜雨诗意》,看看他笔下的夜雨诱发了他怎样动人的诗意呢? 多媒体展示目标:(学生齐读) 1、积累字词,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探究夜雨中的诗意。 3、理解文中富有哲理和诗意的句子,理解夜雨对人生行旅的影响。 二、预习导学 (一)走近作者 余秋雨:当代文艺理论家、散文家、学者;他深度研究考察并阐释了大量中华文化的遗迹,创造了糅山川、风俗、人情、历史与主体评述于一炉的“文化大散文”的崭新文体,开启一代文风;他考察了欧洲96座城市,为守护和解读中华文化作出了先于他人的杰出贡献;他多次做客“百家讲坛”解读创作体验;他连续三届担任青歌赛综合素质评委;他入股徐家汇身家过亿,是最具商业头脑的文人;他的散文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 (二)检查预习 扫除障碍(在书上原文中标划出来) 1、读准字音 纂集 蹒跚 魅力 惆怅 羁绊 蕴藉 喧嚣 逼仄 炮制 涟漪 熨帖 斫折 2、理解词意 蕴藉: 喧嚣: 逼仄: 熨帖: 顾影自怜: 改弦易辙: (三)自主学习,了解课文内容。(用课文内容填空) (1)文章第一部分,作者对窗而立,铺开了夜雨中的想象,因此夜雨中的想象是_____和_____的。 (2)文章第二部分,作者说夜雨是旅行的大敌,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_____的感情。 (3)文章第三部分,由“旅行”联想到“_____”,作者感慨,夜雨中,_____。 三、初读课文,发现“诗意” 设计意图:通过读课文,从文本的具体语句,初步发现作者对夜雨产生的感悟。 1、结合文中三部分内容看看夜雨使作者分别产生了怎样独特的感悟? 学生活动:边朗读课文边在文中标划关键的词语或句子,根据相关语句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明确:(1)雨夜让在家里的人倍感温暖。 (2)雨夜让行走天涯的人更加想家。 (3)雨夜还让有着雄才伟略的人学会思考 2、诗意就是诗的意境,文章三个部分的“夜雨感悟”分别像哪一类的“诗”? (1)夜雨的思索。--“自由诗” (2)由夜雨联想到了行旅。--“乡愁诗” (3)从行旅联想到了“人生的行旅”--“哲理诗” 四、美文美读,读出“诗意” 设计意图:以读为手段,以相互交流为方式,继续体会夜雨中的诗意,为感悟夜雨内涵作铺垫。 过渡:好的语言离不开朗读,本文不但语言优美,还富有诗意。让我们捧起课本,走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