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国民革命歌》 打到列强! 打到列强! 除军阀! 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 齐欢唱! 请思考: 国民革命军为什么要北伐?北伐战争中涌现的“北伐名将”又有谁呢? 1 2 北伐的胜利进军 黄埔军校的创建 3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学习目标 1.记住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主要战场;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 2.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实质。 3.分析北伐战争胜利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孙中山: 革命主义未行,革命目的未达, 仅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共产党: 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首先考虑的对象。 国民党一大旧址 1924年1月 2.地点: 广州 1.时间: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形成 动脑筋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立黄埔军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先生 1、创建: (1)原因: (2)时间、地点: 1924年5月;广州黄埔 创建革命军队,挽救中国危亡 1、创建: (3)领导人: 孙中山(创建者) 蒋介石(校长) 周恩来 (政治部主任) 蒋先云 左权 刘志丹 从黄埔军校出来的部分中共将领 朱德 彭德怀 林彪 (四期) 刘伯承 贺龙 陈毅 (六期) 罗荣桓 徐向前(一期) 聂容臻(秘书兼政治教官) 叶剑英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 胡宗南 张灵甫 谢晋元 戴安澜 从黄埔军校出来的部分国民党将领 从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黄埔军校招收了六期学生共2万多人。 (4)功绩: ①培养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基础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1926年7月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誓词 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浙江 福建 河南 上海 北京 江 西 江苏 直隶 广东 广西 湖 南 安 徽 山东 黑 吉 辽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湖北 广东 广西 广东国民政府 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广州 浙江 福建 郑县 北京 南昌 桂林 南京 直隶 广州 桂林 长沙 安 徽 山东 黑 吉 辽 武昌 安 徽 湖南 江 西 福 建 湖北 浙江 安 徽 河 南 江 苏 主要战场 主要战役 上海 湖南、湖北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英雄军队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是什么原因保证了这次北伐能胜利进军? 1、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 2、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 3、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结果 蒋介石 汪精卫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大革命失败 国民大革命失败,国共合作破裂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1.时间: 1927年4月18日 2.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1)客观方面:由于得到极力破坏中国革命、寻找新代理人的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并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导致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2)主观方面:由于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当敌人发动进攻时,不能有效地组织人民反抗。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第一次合作 黄埔军 校建立 北伐战争 孙传芳 吴佩孚 张作霖 北伐胜利进军 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将领称蒋介石为“校长”,这里的“校”是指( ) A.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B.黄埔军校 C.西点军校 D.抗日军政大学 B 【2】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 ) A.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 B.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C.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 D.曹锟、阎锡山、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