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50张PPT。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学习目标 1.理解湿地的概念以及中国湿地的特点。 2.结合实例理解湿地减少的原因。 3.理解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及措施。课堂讲义 逐点探究,逐级掌握一、什么是湿地自主预习1.定义: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由① 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② 以内的海域。 2.生态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水量、③ 、释放氧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被称为“④ ”。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6米净化水体地球之肾3.中国湿地 (1)特点:⑤ 、绝对数量大、分布广、⑥ 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 (2)代表:东北⑦ 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⑧ 是我国几条大江大河的源头,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湿地。类型多区域差异三江平原青藏高原思维活动1.湿地为什么号称“地球之肾”? 答案 湿地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二、日益减少的湿地自主预习1.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⑨ 和沼泽。 2.人为原因 (1)⑩ ,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 (2)环境污染,造成入流营养物增加,水体? 。 (3)围湖、围海造田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湖泊土壤侵蚀富营养化(4)大量? 和河流的截流改向,使水量减少,湖沼缩小、变浅,直至干涸。 3.我国湖泊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过度? 和盲目? 。引水灌溉引水灌溉围湖造田思维活动2.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而现在国家明确规定禁止开垦东北地区的沼泽地,为什么? 答案———北大荒”主要是指我国东北的三江平原,在未开发前它以沼泽湿地为主,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 经过几十年的开发,三江平原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旱涝灾害增加,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加重,珍稀动植物减少。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国家下令停止了“北大荒”的开发,并对不宜耕种的土地退耕还湿地,以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3.东北三江平原成为世界上最大湿地之一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夏秋季多雨; (2)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纬度高,气温低,蒸发较弱; (4)地下有多年冻土层。三、保护湿地自主预习1.湿地的破坏 (1)主要的破坏行为:湿地? ,建造楼宇;裁弯取直、铺砌水泥护坡等措施将流经城市的河道整治成混凝土河岸,使天然河流变为? 等。 (2)危害:割断了河流、湖泊与周围环境的? 联系和? 联系。填平人工明渠水文生态2.湿地保护的措施:1971年,苏联、加拿大等六国在伊朗拉姆萨签署《? 》,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保护重要的湿地系统。目前湿地保护已不再局限于现状的维持,而是着重对? 的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湿地公约退化和受损思维活动4.洞庭湖地区为什么要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 答案 围湖造田造成湖面缩小,湖泊削峰补枯的作用大为减弱,长江发生洪水灾害的频率增加,同时因湖面缩小而造成当地气候的变化。退耕还湖可以使以上问题得到解决,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合作交流读“洞庭湖形态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1)洞庭湖的面积1958年与1825年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洞庭湖的面积明显缩小。 (2)洞庭湖面积缩小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案 洞庭湖面积缩小的直接原因是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 (3)洞庭湖作为湿地,具有哪些生态效益? 答案 湿地具有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4)洞庭湖面积的缩小,会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 洞庭湖面积的减少,使洞庭湖对周围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蓄水量的减少,使洞庭湖对长江水的调蓄作用减弱,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水域面积的减少,危及生物的生存环境,使湖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