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536088

山东省长清区双泉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无答案)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4次 大小:4711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山东省,联军,答案,上尉,巴特勒,中国
  • cover
四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3、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重点重点】 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重点难点】 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知识链接】 1、.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本文是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2、简介背景: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 3、圆明园:万园之园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万春园又称“圆明三园”,共占地350公顷,周长10公里多。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历经6代皇帝的扩充修葺,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宏大富丽、幽静奇美的离宫御苑,被誉为“万园之园”。园内有楼殿亭阁、桥榭轩馆140多座,藏有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和极其珍贵的文献典籍、书法绘画精品不计其数。 “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开始焚烧举世闻名的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在这个近代中华民族史册上灾难的一天,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燃。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 【自主学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晨曦( ) 惊骇( ) 瞥见( ) 琉璃( ) 箱箧( ) 珐琅( ) 劫掠( ) 缭乱( ) 2.解释词语 荡然无存: 奇迹: 独一无二: 典范: 不可名状: 富丽堂皇: 丰功伟绩: 眼花缭乱: 3. 请搜集有关雨果及其作品的相关知识,交流、补充、归纳。 (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答: 三、【合作交流】 1、雨果提及艺术有哪两种来源,分别产生哪两种艺术 答: 2、各国艺术都有其代表建筑,如:希腊有 _____ ,埃及有 _____ ,罗马有_____巴黎有 _____,而东方有_____巴特勒神庙、金字塔、斗兽场、圣母院、圆明园。 3、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盛赞的词语。 在原文中画出来。 4、按照雨果的描绘,圆明园中有哪些物品 5、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为谁而建 为什么 答: 重点研读:阅读5--10段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答: 2、文中的两个强盗都作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出。   3、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4、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使用这种语言有什么作用? 答: 5、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答: 6、“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的回到了欧洲。”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一个什么事实? 答: 7、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 答: 8、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 答: 9、请你说说结尾两句的含义 四、【感悟】 中国晚清政府由于朝政腐败,致使国力衰颓,只能靠奴颜媚骨求得苟延残喘,这是历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