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540004

第五章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9次 大小:692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五,3节,ATP,主要,来源,细胞
  • cover
第五章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学习目标 知识方面: 1、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和原理。 2、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能力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概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探讨呼吸作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2、学习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的真菌,在 和 条件下都能生存, 属于 2、产物检测: ①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 来检测,其中后者的颜色变化是 。根据石灰水的浑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细胞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②检验酒精可用橙色的 ,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变成 链接:检测汽车司机是否酒后驾车:让司机呼出 的气体直接接触到用硫酸处理过的重铬酸钾硅胶(橙色),若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重铬酸钾就会变成灰绿色。 3、实验关键步骤: (1)将装置甲连通橡皮球,让空气间断而持续 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既保证了 的充分供应,又让A瓶中的空气先经过 的锥形瓶,洗去空气中的 ,保证第3个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酵母菌 产生 所致。 (2)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 间后,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否则会出现两组澄清石灰水浑浊程度差不多的情况。另可在B瓶液面覆盖石蜡油(色拉油)隔绝空气。 (3)检测 ①使用石灰水(或Ba(OH)2溶液)检测CO2的生成 实验现象:比较单位时间内两种装置中石灰水混浊的程度。 ②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CO2的生成。现象: ③检测酒精的生成(用 检验)。现象: 4、实验中注意事项 ①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必须将煮沸的葡萄糖溶液冷却到常温,才可加入新鲜食用酵母菌。 ②有氧条件装置必须持续通入空气,以保证氧气的充足。无氧条件装置中B瓶先放置一段时间,再连同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B瓶中的O2耗尽。 ③在25—35℃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此时酵母菌中酶的活性最高,生命活动最旺盛,细胞呼吸明显。 知识点2、 有氧呼吸 (一)自主学习有氧呼吸过程,根据预习完成下面流程图: 有氧呼吸概念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 的参与下,通 过 __ 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 氧化分解,产生 ,同时释放 ,生成_____ATP的过程。 (二)合作探究一: ①写出总反应式: 探究有氧呼吸产物CO2和H2O中O的来源(用箭头表示在总反应式中)。 ②探究释放的能量去路(阅读课本94页中间小字) 其中储存在ATP的能量约占1mol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总能量的 ,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占 。 跟踪训练1.用含18O的O2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 A.O2→丙酮酸→水 B.O2→丙酮酸→水 C.O2→水 D.O2→丙酮酸→二氧化碳 跟踪训练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变成CO2的过程发生在( ) A.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内膜 C.线粒体基质 D.叶绿体 知识点2 无氧呼吸 (一).自主学习,根据预习完成下面问题 1.无氧呼吸的过程和场所: 第一阶段 C6H12O6 2丙酮酸+4[H]+少量能量 (场所: ) 第二阶段2丙酮酸 (场所: ) 写出无氧呼吸的两种总反应方程式: (二)合作探究二 1、结合前面学的有氧呼吸概念归纳一下无氧呼吸的概念 2、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呼吸方式 有 氧 呼 吸 无 氧 呼 吸 不同点 场 所 全部在 条件 需要O2、酶和适宜的温度 最终产物 释放能量 少,且只在第 阶段释放 相同点 联系 第 阶段的反应完全相同,并都在 中进行 实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