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做科学,从身边开始 学习目标 了解科学是什么样的学科,学会自主学习科学的方法。 学习准备 完整的蜡一支,香一柱,火机一个,铅笔一支,钟表一个,一个刻度尺(30㎝),记录纸一张等。 学习过程 读书提问题: 猜想:你认为《科学课》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2、牛顿是从“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开始,“做”科学的,最终成为伟大的科学家。请你根据自己一天的活动,提出几个“为什么”。 3、合作实验探秘: 4、想一想,下面是用点燃的蜡烛和香测量时间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请填完整。 把蜡烛平均分为--等份。 烧完一格需要--分钟,烧完二格需要--分钟。 推测:烧完三格要--分钟,烧完整个蜡烛要--分钟。 把一柱香平均分成两等份,烧完一等份要--分钟,烧完这柱香要--分钟。 5、课后做一做,看看今天上午8点的影子和上午12点的影子长短、方向是否一样? 练一练: 你知道的测量时间方法有哪些? 用燃烧的蜡烛测量时间为什么会产生误差? 做科学探秘的方法:观察分析事物要细致,合作实验探秘要主动,思考探讨问题要快乐,拓展延伸运用要开阔,收集查找资料要勤奋。 1 我们在生长 学习目标 收集和整理自己小时侯的照片、衣物等,认识自身在生长。 知道自己身体哪些部位在生长变化,哪些部位一生不会(或没有大的)变化。 学习准备 收集自己小时侯的照片、衣物、鞋帽,皮尺、白纸、红印泥。 学习过程 翻翻过去用过的衣物: 问父母查询自己的“出生卡”,了解自己出生时的身高、体重。 对比自己百日、周岁、上幼儿园、上小学时和现在的照片,你有什么发现? 实测分析讨论: 3、测一下自己现在的身高、坐高、头围、脚长、臂长,称一称体重。填表: 姓名:-- 贴自己现在 的照片时间:-- 我的特征: 身高: 坐高: 体重: 头围: 脚长: 臂长: 请你今年在白纸上用红印泥,按上手印;再到 出卷网医院查一下血型。明年的同一时间,再做一次,比较自己的指纹和血型有没有变化。还可以与别人比较一下指纹,看是否一样? 自己动手实践: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制作自己的“身体生长记录卡” 2 食物的色香味 学习目标 会用眼、耳、鼻、舌、皮肤等,认识食物的色香味。 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物体的不同特征。 学习准备 草莓、收音机、醋、橘子、玉米棒。 学习过程 观看教材第10面的餐饮图,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说一说: 想想今年除夕,你最爱吃的饭、菜是什么?最喜欢喝的是什么汤?说说它们的颜色、气味和味道? 看教材第10面的食物图,再想想: 我们的主食是什么? 3、我们到市场,去买蔬菜、水果、肉类等食物时,各举出一例,具体说说辨别食物的好坏的方法。 看教材第11面的物体图,还想想: 举出一例,你最会用什么器官?怎样去观察其中的某一物体? 练一练: 我们用--看梨花,是--色的;用--闻鲜花,有--味;用--摸花瓣,它容易洒落在地上。 6、归纳一下,人们用什么器官认识事物的什么特点?(说三种器官就可以。) 3 食物从哪里来 学习目标 能按食物的来源将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及植物类食物 学习准备 鸡蛋、鱼、豆芽、苹果等 学习过程 说说自己的生活体验: 请各写两种你最喜欢吃的荤菜、蔬菜、水果。 填表: 食物名称 来自什么动植物 米饭 面条 苹果 牛奶 分类比较食物: 细细地看教材第13面图画,请你将熟悉的食物作分类。 动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 含动植物性的食物: 想想练练: 你知道食物的来源吗?食物可分为哪两大类? 5、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谁 什么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多思考探究: 你还有其它认识食物的方法吗? 7、用两句话,评价自己的学习。 查资料: 叶绿体吸收了太阳的光 出卷网能,就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含有高能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同时放出废———氧,由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