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554895

内蒙古鄂温克旗伊敏河镇第二学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608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内蒙古,八年级,战略,18课,教案,历史
  • cover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并把握解放战争发展到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战略决战。   2.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胜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历史作用;认识渡江战役不仅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埋葬了蒋家王朝,更重要的是它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   4.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蒋家王朝的覆灭,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总代表被推翻。   5.通过本课学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习毛泽东等领导人以战略家军事指挥家的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功绩,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和平解放北平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意识。 重点和难点:   本课书的课题是战略大决战,向学生再现的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阶段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情况和历史画面。此前,经过战略防御、战略进攻两个阶段,1948年9月解放战争进入了战略决战阶段。解放军在党中央英明领导下,先后进行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国民党军队再也无力抵挡人民解放军的进攻,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进行了渡江战役,一举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粉碎了国民党妄图“国共划江而治” 的图谋。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蒋家王朝的覆灭,国民党政权的彻底垮台。此后,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势如破竹,以摧枯拉朽排山倒海之势迫歼残敌,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往台湾。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在党中央英明领导下,由弱转强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并把优势发展为胜势,最终夺取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而国民党军队却由强转弱,优势转为劣势,劣势导致不可逆转的败势,最终退出中国政治历史舞台。   本课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均为本课教学重点内容。   由于新教材严格按课程标准编写,重点写决战阶段的军事斗争,内容比较单一。而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由于战场上的失败,还包括政治原因、经济原因、力量对比、人心向背以及政权的性质。国民党军队战场上的失败则是在军事斗争的结果。这些在教学中需要加以充实,并作好教材内容同充实内容的整合,并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这是本课难点之一。   引导学生认识渡江战役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作用。这是本课又一难点。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1.教师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制作课件投影或声像资料等多媒体,直观生动地再现历史;还可组织学生观看《大决战》等影片,使学生直接感受战略决战这一历史阶段的部分历史过程。   2.导入新课,教师提问第17课学过的内容,解放战争划分几个阶段,起止时间。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开始共同学习解放战争的第三阶段———第18课战略大决战,并出示第一子目“三大战役”。   3.出示课件动态的(解放战争时期)战争形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