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旷日持久的战争 一、选择题 1.德国“施里芬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注重以发展科技赢得战争 B.强调集中兵力和速战速决 C.充分重视盟友的合作关系 D.侧重挖掘各兵种作战潜力 【解析】 根据“施里芬计划”,战争爆发后,首先要在西线集中兵力,先占比利时,然后向法国发起进攻,争取速战速决。最后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这个作战计划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强调集中兵力作战,强调速战速决。 【答案】 B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沿着双方战壕的许多地方,一种“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体系逐渐发展起来,双方都清楚,自己无法将对方从战壕中轰打出来。基于这种共识,双方形成一种默契,既不炮轰厕所,也不在早餐时发动进攻。这种情况最不利于(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一战时期,德国两线作战,基本战略是速战速决打败敌人,材料反映的情况无疑对德国是最不利的。 【答案】 C 3.一战中,使西线转入以阵地战为主的相持阶段的战役是( ) A.俄军的夏季攻势 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 【解析】 马恩河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西线进入以阵地战为主的相持阶段。 【答案】 B 4.1916年5月底,英德海军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海域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战。这次战役( ) ①是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 ②德军在交战中的损失远大于英国 ③德国没有获得制海权 ④使德国被迫转入潜水艇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在日德兰海战中,英国舰队的损失大于德国舰队,但英国海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这次战役后,德国的海军主力被迫龟缩在海港中,只有德国的潜水艇还在四处活动。 【答案】 B 5.(2013·长沙高二检测)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决定性的一年,这一年战争态势的主要特点是( ) A.同盟国处于进攻状态 B.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 C.战役主要集中于西线 D.同盟国控制制海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综合1916年战争的特点可知,这一年战争双方互有攻守,故A项错误;日德兰海战后,英国掌握着制海权,故D项错误;B、C两项都是1916年战事的特点,但从战争的发展态势看,B项正确。 【答案】 B 6.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重要战役,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索姆河战役由英法联军首先发起 B.索姆河战役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C.索姆河战役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 D.索姆河战役以德军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解析】 索姆河战役中,交战双方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仍未能决出胜负。因此,D项的叙述与史实不符。 【答案】 D 7.老师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实时,向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下列哪一选项最准确地反映了图片展示的主题( ) 一战中英军的坦克 一战中德军的重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 德国潜艇 A.一战中德军“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B.一战中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C.一战中英德的海上争霸战 D.一战中的新式武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坦克、重炮、飞机、潜艇都是一战中出现的新式武器,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能完整地反映这一主题。 【答案】 D 8.《圣诞快乐》讲述的是一战期间法、德、英三国士兵在圣诞之夜宣布停战的故事,回顾战争,在欧洲战场上,其重心转移的顺序是( ) A.南线→东线→西线 B.东线→西线→东线 C.西线→东线→西线 D.东线→南线→东线 【解析】 本题是顺序排列题,注意时间的先后及大战的三个阶段即1914年、1915年、1916年。第一阶段中德国根据“施里芬计划”采取先西后东战略,第二阶段的1915年进攻重点放在东线,而191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