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557651

读《雪》需要联想 教学设计 (1)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157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需要,联想,教学设计
  • cover
读《雪》需要联想 教学设计 1新设计 创设情境,诗意导入———引景 朗读品味,概括雪的特征———赏景 比较探究,体验作者情感———悟情 2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概括雪的特征。 2、比较探究,体验作者情感。 3、联系背景,感悟鲁迅精神。 3重点难点 1、品析两地雪景的不同特点。 2、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诗意导入———引景 同学们,冬日里最使人感动的莫过于落雪,那纷飞的雪花,凝聚着春雾夏雨秋露的情愫。飘飘洒洒,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银装素裹,让人情思飞动、浮想联翩。我们曾吟诵过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领略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气势磅礴的北国雪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颇富诗情的散文诗《雪》,去欣赏美景,还有他那博大的胸襟。补充描写雪景的诗句: 如李白《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 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杜甫《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毛泽东《沁园春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二、朗读品味,概括雪的特征———赏景(简洁传神的景物描写) 1、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快速捕捉信息,概括雪的特点。(南方的雪:滋润美艳、色彩斑斓、洁白明艳、平和恬静;北方的雪:决不粘连、蓬勃张扬、壮美独立、顽强不屈、冰冷的、坚硬的、孤独的、灿烂的———追求自由、孤独奋斗、有献身精神)(“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两个富含生命力的比喻,一虚一实,令人产生无限遐思。江南的雪是色彩斑斓,明艳秀丽的。雪野中洁白的背景下,宝珠山茶的血红,单瓣梅花的白中隐青,磬口蜡梅花的深黄,杂草的冷绿以及雪罗汉的“洁白”“明艳”“闪闪生光”与博识人们眼中单调的暖国的雨相比照。朔雪那种撼天动地的力量和锐不可当的气势:“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弥漫太空”的飞雪,“如包藏火焰的大雾”,不仅自己“升腾”“旋转”“灿烂地生光”,且使整个“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寥寥数笔尽现北国飞雪的壮美和独立张扬的个性精神。) 2.学生集体朗读选段。是的,正如同学们分析的一样,朔方的雪和南方的雪截然不同。在鲁迅的笔下,江南的雪,仿佛是处子,是美好,是秀美;朔方的雪,仿佛是斗士,是抗争,是壮美。同样是雪,却带给我们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女同学诵读写江南的雪,尽现其温婉恬静的美感。男同学诵读写北国的雪,读出雄浑峻伟的气势。 语段一: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语段二: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语段三: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三、比较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