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 填空 从地面到地心约 6300 千米,而现在最先进的钻机钻探的深度也不过 十 几 千米,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苹果,那就相当于连 表皮 也没钻透。 地震波能够向 四 面 八 方 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 地 心 。科学家就是利用地 震 波、磁 力 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地球可以划分为地 壳、地 幔、地 核 三层。地壳是最外面一层,由坚硬的岩 石组成,它下面是地 幔,主要由硅、铁、镁 等成分组成,厚约2900千米,温度约1000到3000摄氏度,内部压力很 大。地球中心是地 核,它是地球的核 心部分,半径为3400多千米,主要由 铁 和 镍 组成,密度很 大,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 2008年 5 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 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给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地震发生前,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地下水位突 然 改 变,动物惊 慌 不 安等,所以,人们对反常的自然现象要多加关注。 京 杭 大 运 河 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选择 1. 在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的 ② ,却发现了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化石。 ① 黄土高原 ② 青藏高原 ③ 云贵高原 2. ① 属能源矿产, ② 属金属矿产, ③ 属非金属矿产。 ① 石油 ② 铜 ③ 石英 3. 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 ② ,压力 ③ 。 ① 低 ② 高 ③ 大 ④ 小 4. 一些故咯啊的建筑物,年代长久了,砖就变得十分疏松,严重的一碰就掉砖末,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③ 。 ① 砖的质量太差 ② 对砖的维护不好 ③ 风化作用 5. 火山喷发的地点多是 ① 。 ① 地壳较薄处并有裂缝的地方 ② 地壳较厚而坚固处 6. 地震时,岩层变化的顺序是 ① 。 ① 弯曲--褶皱--断裂 ② 断裂--褶皱--弯曲 7. 火山喷发时,岩浆喷出地面,冷却后变成 ① 。 ① 岩石 ② 卵石 ③ 地层 三、判断 岩石收到风化作用,主要是由于温度、水、植物的影响。 ( √ ) 2. 化石就是“万卷书”中的特殊文字。 ( × ) 地层中一层层的岩石,像一张张的日历那样,是有时间顺序的。 ( × ) 地壳的厚薄是一样的。 ( × ) 火山喷发对人类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 ( × ) 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可以准确地预测地震了。 ( × ) 火山爆发会引起地震,地震必然会引起火山爆发。 ( × ) 名词解释 风化: 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石屑和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 矿产: 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看图填空。 回忆实验,回答问题。 通过做河水对岩石磨损的实验,可以知道卵石的形成过程是: (1)高山上的岩石风化崩塌;(2)在河水搬运过程中磨损。 根据模拟地层皱褶、断裂的实验,推想地震的成因: 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引起地震。 思考问答。 地震前有哪些先兆?发生地震时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答:(1)地震发生前,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地下水位的突然改变、地震时动物惊慌不安等。 (2)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供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简单说一说,火山石怎样形成的?它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答:(1)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2)益处:火山喷发后,它能提供丰富的土地,热能和许多种矿产资源,还能提供旅游资源。 害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