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569250

梅花三弄 课件+教案

日期:2024-06-0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9752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梅花,三弄,课件,教案
    梅花三弄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 2、认识古琴,感受古琴古朴、深远的音色。 3、分辨乐曲中主题的三次变化。 4、结合歌颂梅花的诗词,理解音乐所塑造的梅花的坚强性格 2学情分析 本届五年级学生有两个班,共133名同学,人数多,大班教学,难以注意到点,造成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程度不一。由于音乐教师欠缺,每个学年都要更换不同的音乐教师,同时又是兼职的,所以教学上没有音乐知识教学的连续性,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了,往往是教会一首歌,就大功告捷,所以学生参差不齐,加上没有良好的音乐听课习惯,给五年级音乐教学带来了难度。本学期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进入规范音乐课教学,放慢课堂教学节奏,提高学生读谱能力,并注意点面结合,引领学生走入充满神秘的音乐殿堂。 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扩展,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已经不满足于课堂教学上的曲子,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逐渐减弱,他们渴望音乐,却不喜欢书本上的歌曲。因此,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热情一日不可懈怠,让学生转为从心底上真心喜欢音乐,并具有一定的优劣作品辨别能力刻不容缓。尤其是要注意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歌唱方法的指导;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状态。所以本学期继续加强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习兴趣,灵活处理、自由组合教材,适当引入流行音乐,正确引导学生优劣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并在教学中进行教育,渗透人文思想,得到高尚的音乐情操熏陶。 3重点难点 1、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 2、认识古琴,感受古琴古朴、深远的音色。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遥知不是雪,味有暗香来。”写的是什么花吗? (学生回答) 师:那你们能说一说梅花有什么特点吗?比如它的形状,生长情况等。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 很好,同学们刚才谈了很多对梅花的认识,在我国:“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可见这些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们已经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梅花的乐曲。这是一首古琴曲,叫《梅花三弄》。 活动2【讲授】引入乐曲,并介绍古琴 那好,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古琴这种中国传统乐器,它是什么样子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介绍: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一般厚约二寸。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活动3【活动】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 (1)、听赏全曲。 (2)、简介: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 活动4【练习】再次听赏,分析乐曲。 全曲共有十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六段,主要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即以"三弄"为核心的部分;第二部分包括后四段,音乐的发展侧重于此。全曲通过这样两个部分并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梅花在静与动两种状态中的优美形象。 活动5【测试】分段细听 乐曲第一小段是全曲的引子,音调亲切优美,音色浑厚明亮,节奏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